我市开展人工增雨助力抗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今冬以来我市雨量较常年偏少97%,全市轻旱面积扩大。1月23日0时至26日24时,我市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助力抗旱减灾。

据了解,今冬以来(2024年12月1日-2025年1月20日)全市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累积雨量0.9毫米,较常年异常偏少35.0毫米,全市平均气温2.9℃,较常年偏高0.1℃,全市累积日照时数341.7小时,较常年偏多133.0小时。今冬以来光温充足,整体气象条件有利于麦、菜安全越冬,但持续少雨,墒情持续下降,轻旱面积明显扩大。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1月16日,全市大部耕作层(0-20厘米)土壤墒情达轻度干旱,主要集中在南部三县;截至1月20日,全市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92.81%,与去年持平。

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从1月23日0时至26日24时,我市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助力抗旱减灾、改善空气质量。并将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会商研判,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生产一线。农业部门也将定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精准掌握生产实际情况,明确专人负责,及时调度旱情发生及关键措施落实情况。

同时,我市水利、应急等部门也将提前做好现有水利设施的维护、检修工作,根据旱情、水源条件和水利设施供水能力,合理调配水源,有序科学调水,确保窨水、浇灌等抗旱作业需求。全市各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早应对、早部署,确保责任、人员、物资、技术到位。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