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铁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早春时节,万物复苏,与大自然来一场邂逅,带着孩子去郊外滚铁环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小的时候没什么东西可玩,那个年代,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电子游戏,物资极度匮乏,就甭提儿童玩具了。小伙伴们的玩具基本上都是自主研发自己制作自产自销的。女孩子喜欢玩踢毽子、跳橡皮筋,相对于调皮好动的男孩子来说,滚铁环普遍受到青睐。

滚铁环的门槛很低。首先是铁环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到几乎不花一分钱,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们都能玩得起,只需准备一个铁环和一根铁丝。

铁环是现成的,家里木桶、木盆上就有,悄悄地把它卸下来,因陋就简。至于木桶、木盆漏不漏水,还能不能用,那是大人们的事了。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上一个很小的钥匙扣圆圈,滚动起来会摩擦出一串串哗哗哗的颤音,刺耳又刺激。

再找一根相对较粗的铁丝,用老虎钳剪成与自己手掌和地面相对应的长度,锤直,一端弄成U型,另一端弄成B型手柄。

场地要求更简单,凡是人能正常走路的地方,皆是滚铁环的理想之地。大街小巷,操场小院,无处不见铁环滚动的身影。

滚铁环不像足球那样激烈,不像篮球那样对抗,也不像乒乓球那样技战术复杂,它以一种自然的姿态,诠释着运动的真谛,演绎着快乐的简单。

滚铁环玩的是体力,堪比竞走与慢跑。放学后稍微玩一会儿,如果有计步器的话,几公里距离是有的。如果是一群孩子上街去玩,那就更热闹了,绝对是一道流动的风景,几个甚至是十几个铁环浩浩荡荡,奔涌向前,烦恼在滚动中释放,快乐在滚动中绽放。尤其是那清脆的哗啦啦的声音,如同美妙的青春乐章,在小城的天空中久久回荡。不一会儿大家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一天的运动量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兑现。

滚铁环玩的也是技巧。能滚动起来不难,但滚得好、滚出花样可不容易。像骑自行车一样,骑得慢比骑得快更难,骑得直不跑偏那得讲究平衡的技术。不谦虚地说,我滚铁环的技术还可以,那时候有一种游戏好像叫“攻城”,用粉笔或石头在地上画一个城堡和暗道,一帮人沿着暗道往城里攻,前仆后继,欲占领城堡,一帮人则沿途层层设障,严防死守。我能沿着弯弯曲曲的暗道滚铁环,直至滚进城堡,不偏不倚不“熄火”,引来小姑娘们一片喝彩。哥滚得不是铁环,是技术,也是艺术。

前些年小妹自海外来,带回她的小儿子我的小外甥,我陪着他们去黄山旅游,在景区门口的旅游商品市场上看见竟然有铁环在售卖,让我们眼前一亮,心头一热,像是见到久别的老友,异常地亲切。现在的铁环做工精细,不锈钢一次锻压成型,包装亦精美,堪称工艺品,于是便毫不犹豫地花了35元钱给小外甥买了一个。妹妹连声夸道,“这个好,这个好,有纪念意义,会时常让我想到从前”。

滚铁环,不仅是一项简易的儿童运动,还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一代人珍贵的童年记忆。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压力很大,或许偶尔,我们需要再去滚一次铁环,它会让我们重新找回那份纯粹的快乐,让心灵在简单的滚动中得到片刻的宁静。

(责任编辑:佟艳丽)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