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专访全国人大代表秦凤玉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在中国333个地级行政区中,亳州曾是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2000年地级亳州市成立时,地区生产总值仅174.56亿元。

仅仅用了20多年时间,亳州经济总量就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14年,亳州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2020年,升至全省第九。2022年,突破2000亿元,进入全省前八。

如今,亳州又迎来了重要时刻。2024年经济总量再次实现争先进位,增速领跑皖北六市,总量在全省前进1位、在长三角前进1位、在全国前进13位。

在经济数据背后,亳州还以一域探索为全国中小城市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经验样板。1800多年前神医华佗在这里开辟第一块药圃,如今已长成了中医药产业的森林。

皖北地区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块拼图。而在城市比较的视角当中,像亳州这样的中小城市,摆脱“千篇一律”的发展思路,以自身特色优势突围,成功吸引先发地区高端要素流动传导,从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实践值得社会关注。

“亳州以中医药为‘长板’,通过标准化、品牌化、融合化延伸产业链,验证了中小城市‘聚焦优势、做深做透’的可行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秦凤玉接受澎湃新闻专访,她告诉记者,亳州经验表明,特色产业的成功需依托“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通过文化赋能、技术升级和跨区域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一业带百业”的生态效应。(据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