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绿育魂·思政课在春风里生长——2025年市府小学植树节“行走的思政课”活动纪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月春盛,草木蔓发。当植树节与思政课相遇,教育便从书本走向泥土,从理论扎根实践。在2025年的植树节来临之际,市府小学以“植绿育魂”为主题,通过“植树+思政”的融合课堂,让学生在挥锹培土中感悟劳动的意义,在守护绿意中厚植家国情怀。这堂“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思政课,让青春与绿意共成长。

躬耕以劳育德,汗水浇灌责任之苗。校长李晓庆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正确植树。从挖坑、栽植、浇水、培土,每一个步骤都耐心讲解,并适时向孩子们阐述了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绿为媒,思政课堂“破土新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棵树每年可吸收18公斤二氧化碳,释放的氧气可供10人呼吸一整年。”党支部书记刘屹以数据为引,在校园小树苗下开启“树下的思政课”。结合植树节历史与孙中山先生“造林救国”思想,讲述中国生态治理的百年历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在春风中流动,知识在绿荫下扎根。

少先队辅导员马莉和班主任刘艳与孩子们并肩作战,共同植下一棵棵树苗。在劳动过程中,马莉向孩子们强调了作为少先队员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铁锹翻动泥土,汗水浸润树根。五年级的同学们分工协作,扶苗、培土、浇水,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专注与热情。

副校长杜克山则结合校园安全教育的主题,与孩子们边植树边交流。他通过生动的例子,向孩子们传授了校园安全知识,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确保人身安全。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一次劳动到一生信念,这堂“会呼吸的思政课”让学生读懂了三重深意:生态之课:每一片绿叶都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解;成长之课:树木与树人同理,唯有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成材;家国之课:少年当如树,以坚韧之姿守护山河锦绣,以青春之我筑梦美丽中国。明年今日,待新绿成荫,思想与树木共参天!

供稿:张爱琴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