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8个月大婴儿吞下钉子

经医生救治后脱险,看护孩子时家长莫当“马大哈”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儿童因天生好奇,喜欢将物体塞到嘴巴里,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误吞的情况,十分危险。近日,市儿童医院接连接诊了多个儿童误吞异物的情况,医生通过胃肠镜技术成功施救。

医生通过胃肠镜技术开展救治。

4月13日,在市儿童医院发生惊险一幕,一名8个月大的婴儿被急匆匆送往诊室。家长介绍,因家长一时疏忽,孩子在玩耍时拿到一个钉子,然后吞下,情况十分危急。经医生检查,这枚钉子已经进入到孩子的食道,所幸经医生及时救治,婴儿脱离危险。

“前几天还有一名4岁的男童,玩耍时吞下一枚一元硬币。”市儿童医院儿童消化科主治医生王淑芳介绍,当时男童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呕吐不止的现象,在医生进行胃肠镜紧急处理后,男童转危为安。

无独有偶,一名8岁的男孩因误吞五号电池被匆匆送往医院治疗,此时电池已经到达男孩胃部,电池内含强碱性电解液,接触体液后可能泄漏,灼伤食道黏膜,甚至引发穿孔或大出血。为避免男孩发生危险,医生紧急实施了胃肠镜手术,让情况化险为夷。

医生提醒,在日常接诊中,因儿童误服异物被送往医院救治的现象非常多,常见的物品有纽扣、玩具零件、硬币、发卡、磁铁等物品。在这些患者中,1到3岁的婴幼儿占比较高,因为该年龄段儿童正处于“口欲期”,习惯用嘴巴探索世界,但吞咽功能及危险意识尚未发育成熟。

“家长一定不要将玩具零件、纽扣、玻璃球等物品给年龄较小的孩子玩。” 王淑芳提醒,有幼儿的家庭,家长要将小物件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加强日常看护。同时教育孩子不要将非食物物品放入口中。家长还应定期检查玩具是否松动或破损,避免小零件脱落被儿童误吞。一旦发现孩子误吞异物,切勿盲目催吐,应立即就医。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