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力争7天左右完成小麦抢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麦收将至。今年我市计划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2.3万台,力争7天左右完成小麦抢收。预计6月6日,全市小麦可完成收割。

5月21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小麦收获期间,全市计划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2.3万台左右,其中市内投入1.9万台左右、外地引进0.4万台左右,机收率稳定在99%以上,力争用7天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市小麦抢收任务,损失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为做好小麦抢收准备,我市提前开展辖区小麦抢收所需机具摸底调查,动态掌握本地跨区作业机具出返情况,要求缺口地区提前落实引进机具。同时,我市全面摸排调查辖区小麦收获信息,分乡镇分村核实掌握小麦种植面积、预计收获开始和结束时间、本地收割机保有量、拟引进收割机数量、计划外出收割机数量、预计机收价格等信息,并及时向社会发布。

我市还开展人员培训,加强机手操作技能、安全生产和机收提质减损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农机技术人员、一线农机土专家、农机生产企业技术服务人员深入田间场院,利用网络与媒体等开展技术咨询和答疑。

在落实机收减损措施方面,我市印发了《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力争分发到每个机手,通过不同形式开展培训活动,多渠道引导农户和机手知晓各项机收减损措施,提高小麦机收质量。

在做好抢收服务保障方面,我市要求,要加强值班值守,各县区要落实24小时热线电话服务,接受机手咨询和投诉,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要做好用油保障,各县区要在官网公布农机加油站点位置,加强与石油部门协作,落实农机专用加油卡优先优惠政策,配备流动加油车,公布服务保障电话,及时协调解决有关困难。要做好跨区作业接待服务,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做好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油料供应等配套服务。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