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麦飘香入库忙 科技“慧眼”护粮安——我市夏粮收购现场见闻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月1日上午,盛夏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在亳州粮食储备库西侧科技路上,一辆辆满载小麦的卡车排成长龙,空气中弥漫着新鲜麦粒的香气。进入库区粮食收储现场,驾驶员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首先把车开到扦样区域,抽样人员随即操控扦样机,取样管从高处插入车斗,随机选取10个点位抽取样品。

运粮车正在卸粮。

“以前抽样,都是工作人员爬上车,借助工具一下一下地扦出来,既费时又费力,热得满头大汗。”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有了自动扦样机,整个抽样流程用不了10分钟,“每车粮食在这个区域要经过‘三道关’,即扦样机随机取样、快速检测仪初筛、实验室复检,整个过程不到30分钟。”

质检室内,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通过看、闻对样品色泽、气味进行新旧小麦判断,并对样品水分、杂质、容重、不完善率、呕吐霉素、赤霉烯酮等进行检验。“我们对每车粮食的8项指标进行检测,只要有一项结果不达标,便停止其余的检验流程,不予入库。” 检验员李鹭鸶边看检测仪器上的数据边说,自夏粮收购以来,她检验过的小麦样品各项指标都不超标,“今年小麦质量挺不错的。”

检验合格的小麦过磅称重后进入卸粮区,在这里同样要经过“三道关”。

卸粮现场机器声轰轰隆隆,小麦从大卡车的两个出粮口倾泻而下,通过运输带快速向上运送,层层清理后入仓。仓库保管员宋爱民正盯着机器运转,“发现故障要及时处理,确保机器正常作业。”

宋爱民告诉记者,卸粮过程主要有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通过清理筛把粮食杂质清理干净,第二道工序通过振动筛把粮食的杂质二次清理干净,第三道工序是通过风机把粮食的麦糠清理干净,从而确保净粮入仓。

亳州粮食储备库主任张瑞介绍,根据收购计划,亳州粮食储备库今年收购2025年市级储备粮小麦10000吨,截至7月2日,已收购小麦约6000吨,“我们对地磅、扦样化验设备进行了多次校准,确保准确无误。色泽、气味、容重、水分等各项指标,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为群众提供精准、公正的检验结果。”

张瑞表示,在整个收储过程中,粮库做到政策上榜、价格上墙、样品上台、计量精准,两条流水线同时卸粮,一卡通结算,减少群众的等待时间。同时,粮库准备了充足的矿泉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物品,还设置了遮阳棚和带有空调的休息大厅,让群众在等待过程中舒适休息,“我们做到及时、足额发放售粮款,确保粮食入库后,粮款24小时内打到群众的卡上。”

“我今天来粮食储备库卖麦,带来了8卡车400吨小麦,这里的服务态度好,现场有水,有冰棒,还有空调屋,卸粮食也很快,一个小时卸一车。”售粮户邢秀明满意地说,此前他已经来这里卖过几次小麦,售粮款很快就打到了卡上。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