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来临,“神兽归笼”的话题再次刷屏家长朋友圈。如何将长达两个月的假期转化为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时光,而非陷入与电子产品的“拉锯战”?亳州市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菁近日向广大家长朋友分享了三个“暖心又高效”的陪伴方法,助力家长破解暑期陪伴难题。
专注陪伴胜过时长。李菁校长说,时间投入是基础,更要注重专注度。建议家长每天抽出1~2段专属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全程放下手机,通过亲子共读、协作家务劳动、户外运动等方式,实现深度互动。建议善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将亲子活动纳入“重要不紧急”象限,优先安排,例如晨间散步谈心、睡前故事会等,让这段时间成为孩子每天期待的温馨时刻。
沟通要化指责为共情。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李菁推荐采用“陈述事实、表达感受、提出请求”的沟通三步法。比如孩子沉迷于游戏,家长可以说:“妈妈注意到你连续玩手机一小时了,我担心影响你的视力,也很焦虑,让我们一起制定一个游戏时间规则好吗?”巧妙地进行亲子沟通,让爱在坦诚中流动。
创造共同成长记忆。李菁校长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设计并参与创造性的沉浸式体验活动,以此强化情感纽带,留存独特成长记忆。例如进行“信任盲行”游戏(家长蒙眼由孩子牵引跨越障碍,在角色互换中学习信任与责任),共同种植植物并记录观察日记,通过亲子绘画表达梦想,合作搭建模型等。这些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活动,不仅创造了美好回忆,更在无形中传递了价值观,促进了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李菁校长说,高质量的陪伴并非单纯的时间堆砌,而是在于用心在场、用情沟通、用爱赋能。以上的三个核心方法旨在深化亲子互动,让孩子在真实的情感连接和成长体验中,自然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朱虹娟 雷芳 方璐 刘文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