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偶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有时与一座城市结缘,是件很奇妙的事情。比如相遇千年古城亳州,无意间闯入它的世界,便成为今生一段不可拂去的情结。

20岁出头不久,那年秋天,我先是经历了落榜,而后做过建筑工、下过煤窑等一番磨砺,随后恍恍惚惚走进亳州,做起了药材销售生意。亳州是闻名全国的中药材批发集散地,商贾云集,采购者来自全国各地,我便是融入其间的一分子,诚惶诚恐,不知深浅。

那时,我从亳州购完中药材后,大多运往湖北的麻城及天门一带的医院,后来又拓展到安徽的潜山周边,反正也是小本生意,养家糊口而已。因此缘故,来往亳州就很频繁。

每次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购完所需药材后,便漫无目的地随意转悠。其间,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到这座古城厚重的历史。在亳州,花戏楼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顺治年间,立于涡河岸畔,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雕梁画栋,魅力无限,虽饱经沧桑岁月,依旧绽放出不朽的光芒。抚摸花戏楼的每根木柱、每块古砖,心中就会荡起一种久远的遐思。

亳州的魏武祠,这座城市的经典,是以魏武帝曹操的事迹为核心,打造的三国专题性景区,从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不同层面,展示出三国的历史文化。从中能够体味出曹操当年金戈铁马、运筹帷幄的征程里,他曾抒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豪迈与淡然。多少年过去了,历史的烽火烟云像是从未湮灭,仿佛还在眼前一幕幕浮现。

华祖庵不仅是祭祀一代名医华佗的圣地,也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展示地。同是亳州籍贯的华佗,精研岐黄,并通数经,一生不慕利禄,悬壶济世,在三国时期的不朽史记中,呈现着他灿若星辰般的光辉,令一代代后人无限追思和缅怀。

传说中的巾帼民族英雄花木兰,与亳州这座古城同样有着不解之缘。曾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一位柔弱女子,面临国耻家恨,她毅然选择大义、大忠、大孝的无畏精神,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壮志,最终伴着凯歌高奏,荣誉加身地返回故里,成为青史佳话,千古留传。

无论驻足在亳州的每寸土地,这里都会令你心中溅起一片激情,让你沉思,让你怀古,让你不由自主地心生感慨,让你为这座从厚重中腾飞的城市而为之动容。如今,从这片热土上走出的中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卢秉恒、著名医学教育家和病理学家侯宝璋、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邓琳琳、知名演员仲星火等等,他们都在不同的位置闪耀着璀璨的光华。

再后来,我渐渐长大的女儿,求学志愿选择了亳州幼儿师范学校。那时,我已多年不再经营药材,通过自考进了所在县城的一家机关工作,但对亳州仍是心心念念。新学期开学那天,我和妻子送女儿乘车来到位于董家街的幼师学校报名,发觉这座不断蝶变的城市,以它更加夺目的容颜,蓦然展现于我的眼前,拓宽的道路车水马龙,无限商机在这里正蓄势待发,人们精神昂扬,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不禁感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是多么幸福和自豪,我内心也因与这座城市的一段过往而倍感荣幸。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