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毛细血管”,让监管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蒙城县结合基层实际,创新举措,灵活运用“土办法”“新点子”,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在基层落地见效。
蒙城县“扫黄打非”办公室先后深入全县17个乡镇(街道)200余所中小学开展“护苗·绿书签”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联合学校组织主题班会、读书会、主题绘画等活动90余场,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鉴别能力。通过张贴“绿书签”宣传海报、在热门商圈户外大屏播放“护苗”宣传主题曲等形式,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未成年人群体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今年上半年已发放相关宣传海报3000余张,“绿书签”等宣传品2万余份。在全县200余个农家书屋常态化开展“亲子共读绿色书籍”活动,助力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阅读观,在思想层面筑牢抵御不良文化的“防火墙”。
为了织密安全网络,蒙城县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生动局面。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志愿者的作用,组建“银发巡逻队”“红马甲监督员”等特色基层队伍,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穿梭于街头巷尾,成为守护文化安全的“移动哨岗”。在未成年人活动密集的书店、文具店、网吧等重点场所设置“护苗观察点”,阻断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传播,让“黄”“非”无所遁形。今年以来,共收集群众相关举报信息20余条,有力织牢全民防护网,共筑清朗文化环境。
针对各类文化经营场所、快递站点、农村红白喜事、庙会演出等“黄”“非”渗透高发场景,当地精准布防,分级管控,在全县尤其是乡镇快递站点发放《“扫黄打非”责任告知书》,要求快递站点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对印刷品、音像制品等易涉“黄”“非”邮寄包裹进行重点查验,从源头杜绝有害出版物流入市场。
(记者 刘景侠 通讯员 刘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