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育苗”到“造林” 安徽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安徽围绕平台搭建、人才招引、融资促进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构建“育苗造林”式梯度培育体系,助力中小企业强信心、添活力,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位于合肥市瑶海区的这家科技企业,负责人任亚光正带领团队优化省内首颗商用光学遥感卫星的发射方案。几年前,这支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创新团队,在遥感信息服务领域获得多项发明专利,随即开启了创业之路。然而起步之初,他们就因缺资金、少场地、无经验而一度陷入困境。

信和航遥信息技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任亚光

那个时候面临资金的困难,包括人员团队的组建管理,后续的一些业务场景应用,我们是揣了20万块钱创业,20万块钱也就在三个月可能也就花完了,那时候非常的惶恐。

就在任亚光团队迷茫无助之际,合肥市瑶海区重点打造的中国网谷向他们抛来橄榄枝,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科创服务团队还为他们积极对接上了金融资源。

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服务管理中心 总经理 邱冉

积极地与投融机构展开密切地对接,项目一共获得了超过1000万元的融资支持。

在园区场地、资金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任亚光团队的创业之路节节高,今年又与国内头部卫星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正在加速研制商用光学遥感卫星。

信和航遥信息技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任亚光

预计今年10月份,会发射合肥市民营企业第一颗商业遥感卫星。我们企业是去年实现了“上规纳统”,今年预计的(营收)增长应该是在30%-5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安徽牢记嘱托,从企业端发力,壮大创新主体力量,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成长路径,加强优质企业梯队培育,同时,聚焦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问题,靶向发力,帮助他们茁壮成长。在芜湖市南陵县,每周五都要举行“企聚周五”政企沟通会,相关部门面对面倾听企业发展诉求。这家企业就反映,他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没有头绪。

芜湖金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总监 钱荣年

我们是传统制造业,主要靠传统设备和熟练工生产产品,所以我们亟待转型升级,但是怎么转型升级,我们很茫然。

当地相关部门随后主动上门“把脉问诊”,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技术设备、管理模式等情况,经过严谨的分析与研讨,为他们量身定制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转型方案,目前企业正在落地实施。

芜湖金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总监 钱荣年

现在我们凭借着转型后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着更有利的地位。

芜湖市南陵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局长 杨云

持续聚焦企业发展的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做企业发展“陪伴者”,今年以来,共解决企业关于融资、用工、转型升级等需求200余件。

做企业发展的“陪伴者”,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未来产业超前布局的重点,池州正加快打造氢能产业集群,目前已集聚13家上下游企业。以安徽元素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前沿企业相继落户,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这家企业一度遭遇瓶颈。

安徽元素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金玉山 

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人才匮乏是我们的痛点。 

池州市发展改革委 主任 刘荣华

之前有些氢能企业甚至因为人才问题就放弃了来池州发展,因此我们就下定决心,必须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难题。

破痛点、解难题,池州市建立起“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开展“学子归巢”“招才引智高校行”等一系列引才聚才举措,推动形成多层次人才梯队。针对氢能产业,他们就专门建立蔚蓝新能源产业研究院,集聚产业人才。

池州市蔚蓝新能源产业研究院 院长 齐鹏

链式引才,通过这种企业出题、政府搭桥、研究院解题的模式,让人才引进效率提升了3倍。 

“小块头”迸发“大能量”,按照中小企业的成长路径,安徽构建起“育苗造林”式梯度培育体系,累计梯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9620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70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700家。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局 副局长 夏晓萌

我们支持中小企业参与补链强链,强化要素供给和服务保障,持续做好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后半篇文章”,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在更大范围 更深层次 更高质量上,激发涌现出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