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嗡……嗡……”7月16日6时许,市区汤王陵公园内就响起了清晨独特的声响,市民于海艳操纵着手里的空竹,时而上下飞舞,时而左右旋转,时而举过头顶,空竹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曲线,吸引着路人驻足观看。
市民正在练习空竹。
“我从21年开始玩空竹,每天不练一练,就感觉手痒不得劲。”于海艳说,自己当初和空竹“结缘”也是机缘巧合。今年56岁的于海艳家住古泉路附近,2021年,她开始了有规律的晨练活动。一开始,她的晨练以走走跑跑为主,后来她发现汤王陵公园内有几个市民在练习空竹,便也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就买了空竹,到公园向其他抖空竹的人请教基础动作、上网看视频自学,了解空竹的知识及抖空竹的技巧。
抖空竹是一种流行于北方的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空竹一般分为单轮和双轮。双轮的空竹形如腰鼓,两头为两只扁平状的圆轮;单轮的空竹则形如陀螺,一侧有轮。最开始,于海艳是从难度较高的单轮空竹开始练起,看似简单的动作,要玩好却不容易。于海艳告诉记者,一般10分钟左右就可以把空竹抖响,但要做到熟练,却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认真练习。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分为抖、抛、接、盘等。由于高速旋转的空竹对初学者有一定的危险性,抛起来接不住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弄伤自己,所以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一定要花时间将基本功练扎实才行。
“抖空竹是靠四肢巧妙配合完成的运动项目,达到手、眼、脚、法、步的协调统一。虽然不需要多大的场地,但运动量很大。”据于海艳介绍,除了她以外,汤王陵公园大约有十来名市民也在练习空竹,每天早上和抖友们抖一抖,不仅让她收获了健康,还收获了一天的好心情。她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和她一起抖起来,将这项家喻户晓的传统运动发扬光大。(记者 丁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