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宣传进商铺 守护商户“钱袋子”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定要留心,遇见陌生人电话或者微信联系你刷单返利很有可能是遇到了诈骗!”“一定要提高自身警惕,不要轻信平台客服的信息……”为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7月24日,亳州高新区第一社区管理中心菊花园社区组织网格员与志愿者到沿街商铺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当天上午10时,网格员和志愿者来到辖区沿街早点店,向经营者发放反诈宣传手册,简要介绍了近期高发区域、受害人职业、年龄、性别,以及诈骗类别,并结合最新受骗案例,为商户们详细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如网络刷单返利类骗局、冒充熟人、领导类诈骗、游戏账号、装备类诈骗等,提醒经营者们务必提高警惕,保护好隐私信息,切莫泄露个人银行卡账号、验证码信息等,更不可随意出租、出借、转让自己名下的银行卡、电话卡。

在另一家足浴店,志愿者来到前台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面对面指导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通来电预警、风险查询、快速举报等核心功能的同时,鼓励其在工作群转发“十个凡是”简洁实用的电诈识别技巧,增强大家的反“电诈”意识,守护好自己“血汗钱”。

此外,志愿者还在店铺内的收银台位置摆放了反诈宣传资料,让消费者在消费间隙也能学习到最新反电诈相关知识,从而形成“商户+顾客”共防的格局,使得商铺成为新的反诈知识宣传阵地,不断夯实反诈“防火墙”。未来,第一社区管理中心菊花园社区将持续创新宣传方式,以更接地气、更有实效的举措,筑牢反诈防线,为辖区群众营造安全稳定的生活和营商环境。(葛颂 李蒙浩)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