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在安徽牧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39岁的金石正俯身检查一批即将发往迪拜的中药香珠。空气中弥漫着沉香、檀香与茉莉交织的馥郁气息,80多名工人低头熟练地串珠、包装,订单已经排到一个月之后。
药博会上,金石向参会客商介绍产品。
缘起非遗,寻香古方
“三年前,我绝对想不到,曾经只是在深夜灯下自娱自乐复刻的古香方,今天能走向世界。”金石笑着说。
作为一名拓片非遗传承人,我市青年文化学者金石之前的生活几乎是与传统文物打交道。2012年,他在安徽省博物馆从事拓片制作与文物修复,2013年起开始系统研习茶道、香道,并走遍全国拜访名师。2016年,他又师从世界花艺大师学习中式花道。
“所有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其实都指向同一件事:中国人传统的生活美学与精神追求。”他说。真正改变他轨迹的,是源自古籍的香方复刻。业余时间里,他尝试用中药材还原“鹅梨帐中香”“二苏旧局”等古代名香。最初只是出于爱好,金石将中药材打成粉再合成可佩戴的香珠手串,既好看健康,又能随时闻香静心。
意外订单,磨砺匠心
转折发生在2022年。他将几串香珠送给一位武汉的朋友,没想到朋友的朋友看到后强烈要求订制50串,之后又追加了100多串。
这突如其来的大订单,让金石既惊喜又忙碌。他独自制作了一个多月,手心都磨破了皮。但这次经历,也让他看到了中药合香珠背后巨大的市场潜力。
2022年底,金石毅然成立个人工作室,专注于中药合香珠和线香的制作。起初,他招聘小时工帮忙,随着订单不断增加,2023年,他扩大规模,招聘了十几名员工。到了2024年春天,业务持续增长,他又注册了小微企业。公司的多款产品成为爆品,订单排得满满当当,客户要货都得提前一个月预订。同年9月,金石将公司搬进了新厂房,员工增加至80多人,大家加班加点赶订单,出货量每月达到50万—80万粒。
东方药香,香飘四海
谈及中药合香珠为何如此受欢迎?金石表示,中药合香珠融合了传统非遗技艺和中医药理论,通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不仅用于熏香,还兼具养生保健作用,同时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和精神愉悦的追求。如今,他的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约500万元。
“中医药传统文化应该被传承、被使用、被感受——甚至被世界看见。”谈及未来,金石充满信心与期待,他表示将继续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不断创新,开发更多优质的中药香品,让古老的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也让更多人闻见中药香,感受到中药香文化的独特魅力。(记者 赵琳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