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献” “医”路相“髓”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8月1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病房里,来自我市利辛县人民医院的医生纪明月经过近4个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32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我市第4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医师节前夕,完美诠释了医者守护生命的人文情怀和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

纪明月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作为医护人员的纪明月深知造血干细胞是重建生命、重获新生的唯一希望。2014年,纪明月在一次献血时,主动留样加入了造血干细胞资料库。2025年6月,纪明月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得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匹配成功时,他十分激动,立刻就答应了捐献。“十万分之一的概率,茫茫人海中的生命奇缘,就这样降临了。” 纪明月表示。当身边有朋友担心地问“捐献会不会影响身体”时,他都会耐心解释道:“人体中含有大量造血干细胞,其中约95%都处于休眠状态,当人体大量失血或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处于休眠状态的造血干细胞便会被激活,因此对身体并没有什么伤害。”

8月10日,在利辛县红十字会的安排下,纪明月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捐献前准备工作。8月15日,在医护人员、利辛县人民医院领导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经过近4个小时的采集,纪明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324ml。这份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在红十字会、采集医院、移植医院等多方紧密协作下,为深陷血液病痛苦的患者带去了重生的曙光。谈及捐献的感受,纪明月说道,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挽救一条生命,是一名医生的责任和本分,能够在医师节到来前完成捐献,也是身为医者的骄傲。“希望更多爱心人士能够加入到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用爱心和行动挽救一位患者,拯救一个家庭。那个等待帮助的人,可能是某个孩子的父母,也可能是某对父母的宝贝。你的勇气,能改写他们的命运。” 纪明月表示。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的有效手段,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000余名志愿者加入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中,成功捐献42人、46例,33人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凡年龄在18至45周岁,有过献血历史,身体健康,经血液检查合格者,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用爱心传递爱心,用生命影响生命。(记者 李锦文 通讯员 王康义 文/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