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高新区多维度服务退役军人 续写“退役不褪色”新篇章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感谢工会的帮扶金,让我渡过了难关!”拿到5000元专项救助金的退役军人老陈红着眼眶说。在亳州高新区,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扶持,从日常关怀到典型引领,退役军人服务正以“多维赋能”书写尊崇新篇。

除了常态化走访慰问,高新区设立退役军人专项帮扶资金,为因病、因灾致困的退役军人提供“应急+长效”援助。同时,联动辖区45家餐饮、零售、医疗商户成立“拥军联盟”,推出“军人优先”“折扣优惠”等专属服务,累计惠及军人军属3000余人次。“看病挂号优先,尊崇感就藏在日常里。”军属王女士笑着说。

高新区多渠道挖掘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从乡村振兴一线的“种植能手”到创业赛道的“电商达人”,从志愿服务标兵到企业技术骨干,让“身边榜样”成为职业发展的“活教材”。

2024年,规范开发专项岗位6个,已有65名退役军人通过岗位实现稳定就业;建立2118名60周岁以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台账,提供“需求感知——服务响应——问题协调”全流程支持,累计为企业推荐上岗80余人,举办创业培训12场,发放贷款贴息15万元。

“高考送考、秸秆禁烧、防溺水宣传……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退役军人志愿者老李说。目前,高新区已组建镇级服务队10个、社区(村)级服务队35个,456名队员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每月开展的“微服务”活动中,他们或帮独居老人采购物资,或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用行动诠释“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

从“一次帮扶”到“长期关怀”,从“典型引领”到“全员参与”,亳州高新区正以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家”的温度,更激励着他们在服务家乡的新征程上续写荣光。(吴骞)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