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舍“改出”新车间 村民就业不再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涡阳县青疃镇魏圩行政村张楼自然村热闹非凡,村里的亳州鸿程电子工厂正式投入运营,这为当地村民就业带来了新机遇。

在亳州鸿程电子工厂宽敞明亮的车间里,机器平稳运转,工人们忙着加工电子元件。刚毕业就来这里上班的张雪儿,正坐在机器前加工微型变压器,她对“家门口”的这份工作很满意:“你看这工厂环境多好,有空调,有热水,活也不算累,不用外出找工作了。”

同样在这家企业务工的吴玉霞告诉记者,她之前在沿海城市打了十多年工,虽说挣得多,但那边消费也高,一年到头带回家的钱没有多少,“现在好了,工厂直接开进村,既能踏实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这样的日子才叫舒心。”

“我们工厂主要生产电子变压器,别看这零件不大,型号可有100多种呢!”工厂车间主任孙陈余指着流水线上的产品,熟练地介绍,“这些变压器用处广得很,电脑、电视机、洗衣机等常用家电都离不开它。”

“工厂能带动本地200多人就业增收。”厂长刘振宇边说边算了笔账,“熟练工一天能加工1500个左右的变压器,每个工钱是0.14元,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工资能有6300元左右,只要肯干,收入很可观。”

魏圩行政村党委书记邱书玲介绍,鸿程电子的新厂房曾是村里的老学校,以前老学校院墙东倒西歪,屋顶经不起风雨,一到下雨天就漏得厉害。村里积极引进企业,企业对破旧校舍全面改建,让昔日破败的校园彻底“改头换面”,“曾经闲置的旧场地,如今处处涌动着生产的活力。”

“通过发展产业和盘活三资,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很大,企业也主动找上门来投资了。”邱书玲话语间满是自豪,“现在全村已有两家工厂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有奔头、有盼头!”

(记者 汝平 通讯员 蒋庆章)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