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山烈士陵园里刻着殉国烈士信息的墓碑。
功勋荣誉战旗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视频截图)
亳州新闻网讯 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功勋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承载着历史荣光浩荡而来。战旗猎猎,铁流滚滚,“战斗模范连”“攻坚英雄连”的旗帜庄严亮相。这两面旗帜,承载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往事,也镌刻着红色亳州的光荣印记。
“战斗模范连”“攻坚英雄连”这两面战旗,均由抗战时期长期战斗在亳州大地的彭雪枫将军领导的新四军第四师颁发,分别授予的是该师九旅二十六团一营一连和该师十一旅三十一团一营一连。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两面战旗已数次于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战斗模范连”旗帜的授予时间是1941年9月。1941年3月,新四军第三师九旅二十六团一营一连打响了成名之战徐庄战斗。徐庄属于现在的江苏省宿迁市。当时,该连对驻扎在徐庄的苏北日伪军形成包围,该村一面靠河,三面设炮楼,外围布满铁丝网,二排长钟兴机冒着枪林弹雨冲到敌人炮楼前,刚剪开铁丝网,就不幸中弹牺牲。部队接着冲击,经约1小时激战解决战斗,击毙日伪军200余人,缴获机枪7挺、驳壳枪16支。
1941年9月,根据上级指示,新四军第三师九旅与新四军第四师十旅对调番号,互换建制,改称四师九旅。随后,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授予该连“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汪乃法 二二 付排长 皖涡阳”“贾鸿章 三八 战士 皖亳县”“张国安 二〇 战士 皖蒙城……”在涡阳龙山烈士陵园,有一块“烈士题名录”碑记,上面刻着82位烈士的信息,其中近半数的烈士籍贯都属于我市。据涡阳县党史资料记载,1945年2月5日晚上,包括“战斗模范连”在内的新四军第四师九旅二十六团一部向驻扎在涡阳县青疃曹圩子村的日伪军发起进攻。敌人依托四周内外壕、四角的炮楼和壕内的短墙、连环工事、鹿砦围障等负隅顽抗。在击毙伪营长以下30余人后,我军亦有数十名同志英勇牺牲。到了2月9日晚上,我军发起第二次进攻,先以炮火猛击,10日下午4点半,向敌军发起了总攻,仅十多分钟即攻占全圩,毙伤敌军百余人,俘敌副团长以下500余人。
如今,由这支英雄的连队转隶成的武警青海总队某支队,依然在赓续着红色血脉,从“战旗精神”中汲取精武强能、岗位建功的精神力量,履行着使命担当。
“攻坚英雄连”旗帜的授予时间是1945年。1944年8月,彭雪枫将军率第十一旅和第九旅主力发动了收复失地的战斗。在逐步收复路西革命根据地的数百次战斗中,战士们英勇顽强、同仇敌忾,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在夏邑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师长不幸被流弹所伤,壮烈殉国。
1945年5月中旬,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三十一团一营一连随团从涡阳石弓出发,发起宿南战役,展开对日寇的反攻战斗。从5月21日至7月1日,40天中连续作战,给予伪十五师以歼灭性的打击。该连敢打硬拼,战果累累,106人的连队战后仅剩16人,被授予“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战斗结束之后,1945年夏,第四师第十一旅旅部决定在涡阳曹市集北灰山修建公墓,安葬西进以来在各个战役中牺牲的十一旅英烈。为彰显英雄的业绩,1945年12月,雪涡县人民政府将“灰山”更名为“辉山”。
今天的涡阳县辉山烈士陵园,正中矗立着一座巍峨的革命英雄纪念塔,塔身共五层,高15米,正面镶有“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涡北抗日殉国烈士纪念塔”20个大字,下方是毛泽东主席为烈士的题词“死难烈士万岁”。塔前方的石碑上刻着314名指战员的英名录,记载着他们的职务、姓名、籍贯、牺牲时的年龄以及牺牲地,其中很多烈士都是亳州籍贯。
新中国成立后,该连及后续部队还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汶川救灾等重大任务。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这首英雄的赞歌,穿越时空,依然震撼人心。
(记者 路振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