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数据成守护独居老人“晴雨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红色预警15分钟响应,黄色预警24小时处置……近日,全市“水电传情”志愿服务项目现场推动会在蒙城县召开,标志着该项目在全市推广实施,用科技“无声”守护独居老人。

随着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多,如何保障独居、高龄等特殊老人的生活安全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6月,蒙城县率先推出“水电传情”志愿服务项目,由社区摸排梳理独居老人信息,联合供水、供电公司建立监测小组,为每户建立专属台账,每日将监测数据推送至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分析数据波动,精准感知老人生活“异动”。每一度电、每一吨水的变化都成为守护老人安全的“晴雨表”,既能及时提供帮助、守护老人安全,又不过多打扰老人的生活。

当日,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蒙城县庄周街道大美社区“水电传情”志愿服务项目,听取了蒙城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电公司、供水公司等单位有关情况汇报,围绕《亳州市“水电传情”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草案)》进行了座谈交流。

“我们在蒙城试点的基础上联合市数据资源、民政、供电、供水等部门,为城市社区的独居老人更换智能水电表,打造水电数据平台,利用AI分析设定阈值,发现异常自动发送预警,社区工作人员根据情况及时处置,构建‘精准识别——数据监测——分级响应——持续关怀’的服务闭环。”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怀会义介绍,“水电传情”志愿服务项目既是推广“窗帘之约”经验做法的亳州实践,也是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重要探索,旨在实现社区服务和老人需求的精准对接。

该项目已让众多老人受益,蒙城县庄周街道梦蝶湖社区的独居老人张金旺和黄景美深有体会。前段时间,张大爷家空调故障、黄阿姨家水管堵塞,都因用水、用电数据异常被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及时上门帮助修复。张金旺感慨道:“没想到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关心着我们。”

“水电传情”项目不仅守护了老人安全,也减轻了基层工作压力。

蒙城县庄周街道大美社区工作人员冯雨馨说,该项目帮助她及时掌握老人生活变化、从源头预防潜在危险,对独居老人的守护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水电传情’既传递了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特殊需求的‘情’,又传递了党和政府对独居老人的关注、关爱和关心之情。”怀会义表示,市委社会工作部将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带着情怀干、带着目标干、带着责任干、带着境界干,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实施“水电传情”志愿服务项目,惠及更多独居老人。(记者 张珍 通讯员 程少华)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