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关于防范“代理退保”维权的风险提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代理退保”中介机构是打着“全额退保”的幌子在社交网络媒体上进行宣传,诱导客户与其签订服务协议,获取客户信息、从中获取高额手续费的中介机构。

“代理退保”机构通常以“全额退保”、“维权不成功不收费”为宣传噱头,虚构成功案例,诱导消费者,如果消费者轻信代理机构的花言巧语,将会面临以下可能发生的风险:

风险介绍:

一、失去保险保障。保险是个人或者家庭风险来临时的保护伞,客户可能会一时因为“代理退保中介机构”的三言两语打动,一旦退保,就会失去高额风险保障,重新投保要面对加费投保、重新评估身体健康状况或无法投保的情形。

二、个人信息安全性丢失。一般“代理退保”机构会收集客户个人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地址等重要信息,“代理退保”机构获取的客户信息安全性无法保证,面临泄露或被倒卖的风险。

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代理退保”中介机构通常会使用虚假夸大、诱导伪造证据等一些违法违规手段,也可能诱导客户参与“退旧买新”、参与非法集资等,后续客户可能会面临承担法律责任。

风险提示:

一、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如果对购买的保险有任何疑问,建议通过与保险机构沟通、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渠道提出诉求,通过合法维权途径正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向监管部门及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如果短视频等社交媒体中发现“代理退保”的线索,可以向当地保险行业协会、保险监管机构或者公安机关举报提供。

三、保护好自身个人信息安全。网上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危害无穷。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守护好自身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国人寿亳州分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保险时仔细阅读条款,审慎签字,投保时坚持“三适当原则”,选择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投保保险后按时交纳保费,维持保单效力,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