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爱心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9月22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来自蒙城县一企业的爱心志愿者刘浩成功捐献306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刘浩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当日上午8点25分,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捐献正式开始。

“从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开始,我就期待着这一刻。能为一个素未谋面的人送去生命的延续,我感觉很幸运、很光荣。”刘浩说道。

今年30岁的刘浩一直热心公益,是一名中共党员,学生时代便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至今累计献血量已达2000毫升。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社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代驾师傅送温暖,每年的中高考都会积极参加爱心送考活动。

2020年,他在一次献血过程中,得知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便志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者。

今年8月份,刘浩接到亳州市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自己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与一名患者成功匹配。面对这份沉甸甸的生命之约,他毫不犹豫,当即表示同意捐献。随后,他积极配合完成了捐献前的全面体检、高分辨配型复核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在等待进一步检查结果期间,刘浩多次向市红十字会询问患者身体情况并表达自己捐献的意愿。9月17日刘浩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接受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并释放至外周血。直至9月22日,造血干细胞捐献才正式开始。

中午12点31分,伴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停止运转的“嘀嘀”声,最后一滴造血干细胞悬液顺着长长的导管缓缓流入采集袋中,刘浩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随后,装有30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袋被红十字会志愿者放入医疗箱,送往患者所在医院。

“愿远方素未谋面的朋友接受治疗后能够早日康复。”刘浩表示,捐献完成后身体状态感觉良好,希望能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队伍中,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血液病患者。

对于很多爱心人士想了解如何加入中华骨髓库,亳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只要年龄在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即可在献血时抽取约8ML血液进行留样。也可拨打亳州市红十字会电话0558-5555870进行咨询。(记者 李锦文 通讯员 王康义 文/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