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将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到2026年,农业保险风险保障超2300亿元,带动涉农贷款持续增长、余额力争达到3万亿元,涉农融资担保在保余额超350亿元……10月15日,新华网安徽频道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将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

安徽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谷剑锋介绍,2022年以来,安徽在全国首创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2025年9月1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经十一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讨论通过。“农业保险+”改革作为财金协同支持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在全国是首创首试。

“该项改革的推进实施并持续深化,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有力保障。”谷剑锋说。

在改革举措上,主要包括4项行动、20项具体举措。

一是实施“农业保险+”多元融资行动。以“+一揽子金融产品”为主线,通过设立“政保贷”综合金融产品、实施“农业保险+”专项担保计划等方式,打通“+信贷”“+担保”“+基金”“+期货”等政策存在的难点、堵点,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流向“三农”领域。

二是实施“农业保险+”多维赋能行动。依托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设立“农业保险+”版块,建立线上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开发农业企业科创保险产品、创新文旅保险体系、推广数据资产运用等,在不同维度上拓展数据、科技、平台、文旅、资产等要素资源,为农业保险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多场景、开辟更多路径。

三是实施“农业保险+”多链融合行动。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生态链、技术链,推广“一链一险”模式,提供“种、养、加、储、销”全链条保险服务,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优势,深度挖掘农业企业上市后备资源,推行“专家+农技员+协保员”协同模式,为链上企业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四是实施“农业保险+”多层次覆盖行动。持续增强重要农产品保险保障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探索商业险共保模式,持续推进“防贫保”综合保险,深化民生保险试点,整合现有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加强基层农险服务队伍建设,夯实“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

在保障措施上,省级加强资金统筹整合,完善保费补贴、奖补等支持政策,加大对各地改革支持力度。各地加强组织领导,通过贴息贴费、补充资本金、风险补偿等方式强化要素保障,统筹推进改革。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实施意见》部署要求,切实推动跨部门、跨层级政策协同,扎实推进改革工作走深走实,努力为财金协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更多‘安徽样板’、提供更多‘安徽经验’。”谷剑锋表示。(吴万蓉)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