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那间有些昏暗的厢房里,静静地躺着一辆架子车,它饱经岁月的洗礼,车身的木纹里刻满了时光的痕迹。这辆架子车,几乎和父亲一样老,它是父亲年轻时亲手打造的,承载着我们一家太多的记忆。
父亲当年挑选上好的硬木料,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精心地制作了这辆架子车。那时候,父亲的双手还很有力,眼里充满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做好的架子车,在父亲的眼中,就像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更是家庭生计的好帮手。
记得父亲讲过,在开挖茨淮新河的工地上,那辆架子车可出了不少力。父亲和乡亲们一起,用它一车一车地往岸上拉土。工地上尘土飞扬,父亲的汗水滴落在架子车上,和着泥土,仿佛给它注入了生命力。那时候的架子车,在父亲的驾驭下,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为了建设家乡的水利工程,也为了能多挣一些工分,改善家里的生活。
农忙时节,架子车更是不可或缺的好伙伴。金黄的麦子成熟了,父亲用它拉着满满的麦子,在田间小路上留下深深的车辙。玉米收获的时候,架子车的车厢里堆满了沉甸甸的玉米棒,那是一家人辛苦劳作的成果。父亲拉着车,脚步坚定而有力,所有的疲惫都被这一车的收获所驱散。
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跟着父亲拉瓜去城里卖的日子。天还没亮,父亲就把西瓜装上架子车,我则在一旁帮忙,虽然力气小,但也想为父亲分担一些。一路上,我们父子俩相互陪伴,说着一些家常话。去的时候,我在车旁助力,帮父亲拉车,那时候的我,觉得能和父亲一起做事,是一件无比自豪的事情。回来的路上,卖完瓜后,父亲会让我坐在车上,他拉着我,夕阳的余晖洒在我们身上,温馨而宁静。坐在架子车上的我,看着父亲宽厚的背影,心里充满了安全感。
如今,时代变了,家里有了更先进的运输工具,架子车早已不再使用,静静地躺在厢房的角落。但父亲一直舍不得丢弃它,仿佛一位陪伴多年的老友,见证了家庭的变迁,承载了太多的情感。每次回老家,看到那辆架子车,我的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流,那些与父亲一起度过的时光,如同一幅幅画,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
父亲老了,他的头发已经花白,双手也不再有力,但他对生活的那份坚韧和对家人的爱,却从未改变。那辆架子车,和父亲一样,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份宝贵的人生财富,无论时间如何流逝,那些温暖的记忆,都会永远定格在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