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帝国征西将军、愍侯夏侯渊:郁郁佳城 中有碧血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蓁蓁

他一手挽起曹魏军营半壁江山,威震陇西,虎步关右,五出平叛,血战定军,喜凌云阁上,愍侯令名光华夏。

他只身写就夏侯家族惊世传奇,为酬知己,生扑死地,抚弟孤女,饿死亲儿,叹绝域苍茫,将军碧血染黄沙。

他与族兄夏侯惇交相辉映,是高悬在曹魏集团上空的帝国双子星。他们一起缔造了举世瞩目的夏侯门阀,以一个家族的背影,托举出伟岸的王朝。

1.汉家烟尘在东北

夏侯渊(?— 219),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族兄夏侯惇,妻子是曹操丁夫人之妹。东汉、三国名将,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曹操少时曾在家乡受某案件的牵连,夏侯渊为其顶罪下狱。后曹操设法营救得免。时兖、豫大乱,夏侯渊因饥乏,舍弃了幼子,而养活亡弟孤女。

相对于族兄夏侯惇而言,夏侯渊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军事将领。擅长打运动战,当时军中流传着一句话:“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一生战功赫赫,试列举如下:

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乙巳,济南、乐安黄巾军徐和、司马俱等部侵掠城池,斩杀官吏,如济南王赟等即身死,夏侯渊率泰山、齐、平原三郡兵剿之,大破,斩徐和,收复诸县,收其粮谷以补充军粮。

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以夏侯渊行领军职。十二月,曹操讨伐孙权后回谯,庐江人陈兰、梅成、雷绪等据灊、六县反叛,曹操任命夏侯渊都督诸将剿灭雷绪。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曹操返回邺城,以夏侯渊行护军将军职,都督朱灵、路招等驻长安,击破聚众数千据五关道口作乱的南山贼刘雄(又作刘雄鸣),收降其部,刘雄逃奔汉中。七月,韩遂、马超等余部梁兴驻蓝田、鄜、夏阳等地,寇掠左冯翊一带。夏侯渊得郑浑领当地兵民相助,督徐晃率兵围而剿之,破斩梁兴于鄜、杀夏阳贼靳富等,救出夏阳长、邵陵令及其官吏,将勒富等所掠取附近诸县的物资归还,共收降三千余户。以此功被曹操封为博昌亭侯。

公元213年正月,马超尽数兼并陇右之众,张鲁也遣大将杨昂相助马超,共集结万余人,围攻凉州刺史韦康于冀城,韦康坚守八月,遣别驾阎温向夏侯渊求救,为马超所获,阎温拒降,为马超所杀。夏侯渊援军未到,韦康已投降马超且为其所杀。当夏侯渊进兵至距冀城200余里时,马超领兵前来进攻,夏侯渊仓促之际,交战不利。又恰逢汧氐杨千万复叛响应马超,军屯于兴国,夏侯渊遂撤军。九月,杨阜、姜叙、赵衢、尹奉等谋讨马超,尽杀马超妻子,马超奔汉中投张鲁。

建安十九年(214年)十月,时宋建趁凉州战乱,(在今甘肃临夏西南)裂土称王,自立年号,设置百官,独霸一方三十余年。曹操命夏侯渊率张郃、张既等讨伐宋建,夏侯渊遂自兴国(今甘肃秦安东北)出兵,兵围枹罕,以弱胜强,旬月间大破之,自宋建起如丞相等所置官员一概斩首。拥有数十万雄兵,为乱三十余年,几度为朝廷讨伐而未果的宋建地方军阀集团至此灰飞烟灭。

夏侯渊随即派张郃北渡黄河,进入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地区),招降河西羌族各部落,遂平定陇右地区。一方遂安,万民称颂。太祖下令称赞夏侯渊:“宋建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于尔不如也’”(《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

2.身当恩遇常轻敌

夏侯渊从曹操起兵开始,四海转战,独当一面十四次,取得了十二胜的辉煌战绩,最出色的一次战役是攻打韩遂的兴固之战。韩遂的部下多为氐族和羌族,十分悍勇。夏侯渊长途奔袭,袭击了韩遂的后方,韩遂来救,又当机立断,以疲劳而且质量、数量不占优势的军队一举击败了韩遂,韩遂从此一败涂地,坐待夷灭。

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曹操西征张鲁,夏侯渊率军与曹操会师休亭,攻降张鲁,占领汉中(今属陕西),曹操升夏侯渊为都护将军,并率张郃、徐晃等平定巴郡(今四川东部)。曹操回师时,拜夏侯渊为征西将军,留其守汉中。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增夏侯渊食邑三百户,前后共计八百户。之后,夏侯渊回军攻打武都、下辩等地的氐羌部落,收氐部谷梁十余万斛。

曹操降张鲁,占汉中后,蜀郡太守、扬武将军法正向刘备建议攻取汉中,法正建言:“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刘备采纳建议,决定进兵汉中。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派部将吴兰、张飞等为先遣部队进至武都(治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被魏军击败。于是,刘备留军师诸葛亮守益州,亲率大军北征。是年四月,进军至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阻击。刘备派部将陈式袭击马鸣阁(今四川广元北),企图切断曹军后方通道,被徐晃击败;亲自率兵攻打张郃据守的广石(今勉县西),不克。两军遂成相持态势,刘备写信给诸葛亮增调兵力。七月,曹操恐汉中有失,决定亲征刘备。九月,统率大军到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率主力渡过沔水,顺山势隐蔽疾行,迂回到阳平关侧后之定军山(今陕西勉县南),依据险要地势,待机歼敌。时夏侯渊派张郃保护东围,自率轻兵保护南围,刘备奔袭张郃,由于张郃作战不利,夏侯渊分出半数兵力,增援张郃。夏侯渊为摆脱被动,率兵争夺定军山。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发动迅猛冲击,夏侯渊及刺史赵禺为黄忠所斩,曹军大败,退守阳平关东。

夏侯渊五子夏侯荣,随父血战定军。汉中之败,荣年十三,左右提之走,不肯,曰:“君亲在难,焉所逃死!”乃奋剑而战,遂没阵。父子捐躯赴国难,令人涕下。

夏侯渊死后,被追谥愍侯。

正始四年(243年)七月,曹芳诏祀夏侯渊等已故旧臣于太祖曹操宗庙。

3.纵死犹闻侠骨香

纵观夏侯渊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如下规律,用兵神速,作战勇猛,屡建功勋。尤重视后勤保障,常亲督粮运,作战获胜后也首先取粮,但谋略稍逊。罗璧说他“长于设变,短于总众尔”,确是一针见血的评价。

当初夏侯渊作战虽多次获胜,曹操常告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最终果恃勇而亡,为世所叹。

夏侯渊一生做长矛,从未做过护盾,派他镇守西线,实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他是一柄出鞘的剑,擅长的是长途奔袭,是一名攻击性战将。曾创下“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每日负重行军69.3公里,当时一里等于415.8米)的行军速度,追平了汉代军事天才霍去病将军的纪录。最终却为蜀将——已垂垂老矣的黄忠斩杀,魂断定军山。平生霸业,毁于一旦。一世英名,尽付流水。悲夫!夏侯渊因其军功,独力为曹魏缔造了一道坚不可破的军事藩篱。而他也因此名留青史,在曹魏历史的天空中如孤月独明。当与他同时的时代巨子皆遭历史巨浪吞噬,叱咤风云的传奇家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时候,夏侯渊这一支却是一枝独秀,卓尔不群,魏晋南北朝之后依然长期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并接连上演出一幕幕可歌可泣、天地低回的时代大剧。

这也暗合了将军的性格,既能纵横捭阖,又不失温柔敦厚。正因为这种独特的气质教化,让他的后人也天生一种风流蕴藉,兼具了魏之厚重与晋之轻灵。自领一代风骚,在夏侯门阀中独树一帜。

而纵观曹家亲军有突出战功的将领,夏侯渊的军事才能无疑是最杰出的,远远高于夏侯惇、曹仁、曹洪等人,堪与张辽、许晃等名将并驾齐驱。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兵贵神速,善于速战速决,懂得弃强攻弱,因地制宜,灵活用兵。而且还极其重视后勤保障,经常亲自督运军粮,作战取胜后也是先取敌之军粮,是注重军事中后勤保障的典范。定军山之战,黄忠如没有那位足智多谋的法正的参谋,他未必就胜得了夏侯渊。而夏侯渊这位戎马倥偬,为曹操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也不会因为最终战败身死而失去他在三国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他无愧于“妙才”二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