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吃的是麻叶 享的是“年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按: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虎年新春正在走来,即日起,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年味亳州”系列报道,记录亳州传统年俗,留住亳州民俗记忆,分享亳州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制作好的麻叶

亳州新闻网讯  在亳州,过新年时炸上几样油炸食品,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年味儿——炸麻叶就是其中之一。金黄薄脆的面叶,配上黑白芝麻,咬上一口又脆又香。轻轻舔去嘴角上沾的芝麻粒儿,年味似乎更近了。

1月18日,在亳州北关老街胡同里一家麻叶铺子前,竹编的箩筐里装满了刚炸好的麻叶,焦黄的麻叶,飘着香味儿。

“过年吃麻叶是咱亳州的习俗,越临近过年我们越忙,白天晚上加班加点地做。”在亳州老街胡同里炸麻叶的马玉玲说,现在不少人因为工作忙碌,没时间自己炸麻叶,而麻叶又是亳州人过年必备的年货,于是都来马玉玲这里购买。

麻叶是一种油炸小吃,像叶子一样薄薄的一片,上面布满芝麻,咬下去嘎嘣脆,所以叫作麻叶或者焦麻叶。麻叶的做法并不复杂,把材料和芝麻按照比例和在面里,再擀成薄薄的大饼放在专用的炉子上烙个三成熟,这一步的目的是把水分蒸干,方便后续炸制;再把烙好的饼叠起来,一起切成“平行四边形”;最后起锅烧油,开炸!

“和原来用豆油炸麻叶不一样了,现在都采用纯香油炸,吃起来更香。”马玉玲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香油的价格虽然贵一些,但是用香油炸麻叶更香,顾客也更喜欢。

不止亳州本地人喜欢吃,外地来亳州旅游的游客在品尝过麻叶的美味后,经常在马玉玲这里购买,托她用快递寄过去,“今天刚给北京的顾客寄走两箱,淮北也寄走几箱,不少在外地不能回来过年的亳州人,也让我寄过去,说过年没有麻叶都不像过年了。”马玉玲笑着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