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怒赞的26岁女农机手是咱亳州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边喊着“好吓人啊”,一边义无反顾地冲进火场抢收小麦……近日,央视新闻、人民网、央广网等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了我市女农机手姜晓娜在山东跨区作业时,冲进火场抢收2万斤小麦的事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网民们纷纷点赞。

“当时也顾不得害怕,就想着我们多收一点,老百姓就少损失一点。”6月20日上午,在新疆跨区作业的姜晓娜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姜晓娜在抢收小麦 。受访者供图

冲进火场抢收小麦

谈起6月9日在山东逆火而上、抢收小麦的场景,姜晓娜至今心有余悸。

“害怕啊!咋能不害怕呢?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火。”姜晓娜回忆说,当时他们在给山东德州一个种粮大户收割小麦,着火的时候她正在卸粮食,有人跑来借灭火器。看到不远处的麦田着火后,姜晓娜跳上收割机就直奔火场而去。

眼看火势越来越大,姜晓娜努力克服害怕心理,尽量靠近火源,以最快的速度协助消防员割出一道隔离带,防止火势蔓延。“车玻璃都是烫的,脸也是烫的,我控制不住地喊着‘吓人啊’。”

嘴上喊着“吓人”,姜晓娜手上和脚下的操作却一直没停,经过她和车队伙伴的共同努力,成功抢收了2万斤小麦,大大减少了种植户的损失。

“当时我和车队的一位同伴我们俩离得近,先去抢收小麦,另外两台车发现着火了也马上赶来支援,四台收割机马不停蹄地抢收小麦。”姜晓娜说,下了车腿都软了,车队的伙伴和她一样都很勇敢。

姜晓娜坦言,至今想来也感到后怕,如果收割机被引燃,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她到现在都没敢跟爸妈讲这件事情的原因。“当时冲上去就是一种本能,看着抢收到的小麦,一切都是值得的。”

对于姜晓娜冲进火场抢收麦子的壮举,网友纷纷点赞,许多网友被她“一边喊‘好吓人’一边义无反顾往前冲”的勇敢行为深深感动。“好样的”“麦田花木兰”“漂亮勇敢的姑娘”“向你致敬”“巾帼英雄”……评论区里充满了赞美和肯定。

助农公益收割小麦

今年26岁的姜晓娜是涡阳县花沟镇柳树村人,从事农机收割工作前曾是一名美甲师,由于奶奶生病,她想花更多时间照顾奶奶,就从江苏回到老家。

2022年5月,姜晓娜家购买了一台收割机,她很快学会驾驶收割机并拿了证,成了全村第一个会开农机的女生。

现在姜晓娜的家里不仅有收割机,还有无人机、拖拉机等各种农机。今年,她牵头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并组建了车队,共有6台车。麦子由南到北陆续成熟,她带着团队一路北上跨区收割。现在正在新疆收割小麦,下个月将转战湖北收割玉米。

勇敢的姜晓娜平常也是个热心人,就在今年5月,她还参加公益行动,在河南驻马店、平顶山两地帮助150户困难农户公益收麦近500亩。

弟弟姜浩负责统筹,与农户沟通、统计他们的需求,姜晓娜独自驾驶收割机。

为了赶进度,不耽误收割,姜晓娜不辞辛苦,白天顶着烈日在闷热的车内,一边擦汗一边操作收割机;晚上开启大灯,继续工作,每天要工作到夜间十点左右,一天下来时间超过15小时。

从清早忙到深夜,姜晓娜有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因为没时间上厕所,连水都很少喝。她的辛苦被村民们看在眼里,收麦结束后,大家为姐弟俩送来方便面、西瓜、红薯粉、饮料等食物,让姜晓娜非常感动。

“以后我还会免费给脱贫户收割,希望能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姜晓娜说。

新农人有着新愿景

除了农机手,姜晓娜还有一个更知名的身份——短视频博主,她在抖音平台上的账号名叫“娜娜开农机”,目前已有50.3万粉丝、730.4万获赞。

“刚开始开收割机时,我觉得很酷,就拍了一段视频发到了网上,没想到关注的人还挺多,当时也有一些媒体报道过我从美甲师变身农机手的故事。后来,我就习惯了用短视频记录开收割机的生活,有时候一边驾驶收割机一边直播,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姜晓娜说,这次冲进火场抢收小麦的视频发布后,更是引发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女孩,这些年姜晓娜亲眼见证了农村的发展变化:从过去的靠人力到现在的机械化,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到现在的科学种植……她立志在新时代的新农村做一名新农人,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以后努力把合作社的规模做得越来越大,车辆越来越多。”姜晓娜说,她也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我,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发展种植养殖,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