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单前,先看这份双十一“避坑”指南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即将来临,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商场纷纷加大促销力度,吸引消费者购物。10月29日晚,亳州市消保委发布“双十一”消费“避坑”指南,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商家促销打折活动诱惑时,要保持清醒冷静,不过度囤货、不盲目跟风,理性消费。

据调查,直播带货成了当前最流行的线上宣传和销售商品的方式,尤其在大促期间,各种直播活动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市消保委提醒,各电商平台、商家、主播在直播带货时应当严格遵守《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观看直播时也要注意按需购买,不要因为直播营造的紧张氛围就盲目、冲动消费。

消费者购买时,要认真阅读各平台和商家的促销规定细则,了解确认优惠活动的使用条件、折扣范围和期限等内容,不明确的及时咨询商家和平台客服。

购买预售商品要注意定金及尾款支付时间、退还条件等。如因“定金”不予退还,切勿冲动支付定金,要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购买保价商品要明确保价时间、方式、价格范围等规定,如下单后发现所购商品降价或比“双十一”高,及时与商家确认退差价的具体金额和流程,无法确认金额或强制要求消费者好评才能退差价的,建议退货退款重新下单。“0点秒杀”“免单”“前多少名免单/半价”“实付金额最高得奖励”等活动,要提前确认活动规则,区分订单提交时间和付款时间,订单金额和实付金额等。

此外,消费者应注意保存相关凭证,必要时留存聊天记录、广告宣传页面截图等证据,注意跟踪物流信息,收到商品后,应在第一时间查看商品是否与商家宣传一致,如果存在差别,应及时与卖家沟通,出现消费纠纷时,可以向电商平台客服进行沟通协商解决,也可及时向经营者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等相关部门反映,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微信小程序投诉举报。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