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敲开群众“幸福门”——记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蒙城县马集镇鹤庵村党委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欢快的歌儿唱起来,幸福的舞蹈跳起来……11月22日,在蒙城县马集镇鹤庵村文化广场,村民韩萍和她的姐妹们跳起了广场舞,“我们载歌载舞跳出今天的新生活,农村人也很幸福。”

近年来, 鹤庵村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坚持走“特色兴村富民”之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脱贫攻坚、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不断突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89.67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70万元以上,2020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39元。

基层党组织“领头雁”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了,鹤庵村也先后荣获安徽省生态村、安徽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亳州市文明村、亳州市登高计划首批“五星基层党组织”、亳州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争当十大工程先锋”劳动竞赛先进集体、蒙城县先进党组织、蒙城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快村”、蒙城县乡镇目标管理暨绩效考核“先进村”、上海市外(蒙城)蔬菜主供应基地“十佳示范基地”等荣誉。

鹤庵村村民在西兰花基地务工

党员动起来 村庄美起来

一栋栋各具特色的小洋楼有序排列,家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小菜园小花园随处可见;一条条水泥路户户相连,一座座新修的休憩亭古色古香……这就是今天的鹤庵村。

“我们村以前可不这样,现在我们村越来越有‘颜值’,干净整洁,村民游乐的地方也有了,村道上也安装了路灯,幸福感和安全感越来越足了。”村民葛新娜说。

鹤庵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葛立良介绍,鹤庵村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动作用,设立党员一条路,党员示范户,并要求党员发动亲属也行动起来,带动更多的群众实行“庭院三包”,彻底清理院落、房前屋后、养殖圈舍等“脏乱差”死角,规范垃圾处理,切实根除生活陋习,营造宜居环境。

除此之外,鹤庵村还定期开展“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红黄绿之家”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习惯,激发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共建美丽家园。

“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文明村创建及文明户评比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文明建设范畴,全面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环境整治的自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不仅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还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葛立良说。

近年来,鹤庵村先后完成了村民广场、农资超市、生活超市、居家养老中心、旅游公厕、农机大棚等项目的建设,全村共修建水泥道路30多公里,桥涵33座,庄与庄之间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逐渐实现了“沿线有亮点、路段有特色、四季有景观,村庄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不但为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成为马集镇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试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现在村里路灯亮了、环境美了,每当夜幕降临,我们姐妹几个就来到村口的文化广场上跳广场舞,别提现在的生活有多幸福了。”村民韩萍说。

产业强起来 村民富起来

走进鹤庵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绿油油的西兰花一望无际,村民正在地里忙着拔草。“这块地的西兰花预计明年元旦能上市,现在做最后的生长把关。”村民王进祥说。

“产业兴旺,富民才能成为现实。”葛立良介绍,这块地西兰花我们是与蒙城精益诚公司合作种植的,精益诚公司负责指导、收购,不用为销售问题发愁,质量和效益都有保证。

近年来,鹤庵村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带动示范共同发展产业,以点带面带动全村整体产业发展。

葛立良介绍,鹤庵村对集体原有的村资产及“四荒”等资源,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形式进行开发利用,盘活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由蒙城县鹤庵村振兴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恩泽种植专业合作社、仁泽家庭农场、颀强家庭农场组成的鹤庵村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现有蔬菜基地300亩、瓜果(葡萄等)基地100亩,红薯基地100亩、经果林20亩、垂钓中心一个。

据统计,2020年鹤庵村现代农业产业园仅蔬菜种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7万元。鹤庵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为上海市外蔬菜供应基地。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39元,因此,鹤庵村也被评为蒙城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快村”。

“我们的地流转给了村里,不仅能拿租金,还能在蔬菜基地干农活,收入不减反增,赚钱多了,想买啥也不用犹豫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王进祥说。

鹤庵村村民在跳广场舞

文明树起来 好人多起来

“我们姐妹几个不仅能跳广场舞,还会戏曲、民俗等才艺呢。我们成立了鹤庵村民间表演队,在村里表演我们自编的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政策,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垃圾分类、预防电信诈骗等,很受村民喜爱。”韩萍说。

据了解,鹤庵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以邻里文化为切入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村晚、广场舞、移风易俗宣讲等系列活动,参与村民累计达3000人次,通过宣传科普知识、普法常识、家风家训、文明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推动了党建和邻里文化的深度融合,营造了邻里和谐氛围。

乡风文明,民风淳朴,好人辈出村名扬。据统计,鹤庵村至今共评选出“中国好人”2名,“安徽好人”1名,省、市、县级道德模范各1名,市、县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15户,其中市级五星级文明户标兵1户、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等共200余户。

葛立良介绍,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鹤庵村还新建了文化长廊、农民文化大礼堂,经常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以戏曲、民俗等形式宣传文明新风尚,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只有不懈奋斗才能成就更美好的未来。”葛立良说,下一步,鹤庵村党委将带领村“两委”再接再厉,认真履职尽责,强化作风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努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把鹤庵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快评 

党建有温度 百姓更幸福

党建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让群众有更多幸福感、更多安全感。党建为了人民,将党建成果转化为人民幸福生活,在鹤庵村就是最生动的体现。

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鹤庵村党委的奋斗目标,就是鹤庵村党委发展的动力。党建有温度,百姓更幸福。鹤庵村党委以村民为中心,抓党建,强基础,促改革,兴产业,坚持走“特色兴村富民”之路,村集体经济活了,村子变美了、变靓了,乡风更朴实了、和谐了,村民也更富了,生活更多姿多彩了,幸福也更有质感。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