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美颜” 居民乐享生活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改造后的刘园新村小区

亳州新闻网讯 “现在小区停车位明显增多了,马路变宽了,卫生环境变干净了,楼房变漂亮了,改造后的小区让我们非常满意!”提及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新变化,家住谯城区薛阁街道魏武社区刘园新村的居民王丽说出了自己心里话。

刘园新村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共有26栋居民楼、950余户居民。因年久失修、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小区整体环境亟待改善。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小区新建了下水道、停车棚,增设了健身器材,小区道路铺上了沥青路,新增了停车位,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刘园新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干净的路面,粉刷一新的大楼,停车棚里车辆排放有序,丝毫看不出这里曾经是一个脏乱差的老旧小区。

“过去,这个小区没有物业,小区里到处是坑洼不平的路面,车辆乱停乱放不规范。”居民陈婷介绍,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不仅帮助居民改善了基本居住条件,小区道路新铺了沥青路,电瓶车停进车棚里,也有了物业管理,保安、保洁都配齐了,让她感到十分舒心。

在改造过程中,薛阁街道对小区周边道路进行硬化,提升绿化,道路重新铺设沥青路面,下水管道进行改造,配备专门的物业公司,极大地改善了小区整体环境,并组织相关部门集中拆除了小区内的私搭乱建,方方面面的提升让居民们幸福感满满。

在刘园新村小区居住了将近十年的居民刘立峰感受很深,“之前小区下水道经常堵塞,一下雨就会往外返污水。垃圾乱堆乱放,道路两旁脏乱差。过去,停车也是一个难题,再加上部分居民占据公共空间种菜,停车位一位难求。”

物业对一个小区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如何保证刘园新村小区后续物业服务质量呢?魏武社区党委书记卢燕介绍,改造后的小区推行“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加强对物业企业的动态监管,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按照《亳州市2022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要求,开展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片区改造提升专项行动,启动城市更新项目,推进药都社区等10个老旧片区改造项目,对片区内的居民小区、背街小巷进行高标准改造提升,强化对片区内基础设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空中管线等内容的治理,改善城区人居环境。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