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今天带你逛吃亳州,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家乡的美食琳琅满目,文化底蕴深厚,乡亲们温暖友善。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你看清晨的亳州老街,牛肉馍的香气裹挟着晨雾在青砖灰瓦间游荡。面饼在鏊子上滋滋作响,牛肉粉丝馅沁出琥珀色油光,老茶客捧着粗瓷碗坐在条凳上,这是千年药都最生动的晨曲。
花戏楼的木雕藻井最先吻到朝阳。仰头望去,三层透雕的《长坂坡》在光影中苏醒:赵子龙的银枪挑落曹军战旗,张飞横矛立马的须发纤毫毕现。这座康熙年间的山陕会馆,将晋商往事与三国风云镌刻在每道木纹里。转角邂逅曹操运兵道,幽深甬道在地下蜿蜒如迷宫。
正午的薛阁塔下,蓝布招子在风中舒展。薛阁塔下的老店里,撒汤在碗中泛着金黄涟漪,蛋花与胡椒粉的辛香撩人脾胃。掌柜手持长柄铜勺,将滚烫的高汤冲入盛着蛋液的碗中,动作如行云流水。油炸馍焦脆的外皮下裹着麦香的柔情,轻轻咬下,寻常日子的富足在唇齿间绽放。
华佗故居的药圃正值花期。穿过挂着“杏林春暖”匾额的门廊,熟地黄的甘苦萦绕鼻尖。药材市场的白芍还带着泥土的气息,枸杞在竹筛里流淌如丹霞。老药师戴着花镜,指尖亳菊在晨光中舒展,讲述九蒸九晒的淬炼如何成就药中君子。
当暮色染透涡河水,老街次第亮起红灯笼。华佗的银针与曹操的箭镞,终将千年光阴酿成巷陌温暖,化作了百姓灶台上的袅袅清香。
亳州十六中小学部五(3)班 龙潇逸
指导老师:朱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