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初夏时节,桑葚成熟,或红或紫,挂满枝头。谯城区淝河镇的2000多亩桑树又迎来了丰收,走进桑树基地,果农忙着采摘桑葚、卖桑葚……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今年的桑葚,又大又甜,根据往年的市场行情来看,一亩地收入2000块钱问题不大。”在淝河镇凡桥村的一片桑树林,种植户王兰正在忙着采摘桑葚。
五年前,在镇里的引导下,当年作为贫困户的王兰开始发展桑树种植。靠着种植桑树和政府帮扶,王兰一家顺利脱贫,日子越过越红火。
“桑葚熟了,就要马上采摘,不然就会落果。”王兰介绍,桑葚在销路上问题不大,大部分是卖给一些酒厂,酿造桑葚酒。每年成熟时,酸甜爽口的桑葚也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
“已经连续几年来这里采摘桑葚了,这个品种的桑葚果大汁多,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营养价值也很高。”游客丰贝贝说。
王兰告诉记者,在桑葚产业上,以后她还想进一步开展初加工,提高效益。
与此同时,这几天,在淝河镇的李小庙村,桑树种植大户马言臣正在晾晒桑葚,与王兰不同的是,马言臣在桑葚还没有泛红的时候就开始采摘了,然后加工成桑葚干果。
“青桑葚加工成干果,市场上一公斤能卖到60块钱,而加工成一公斤干果需要6斤半的鲜果,成本只需要30元。眼下,已经加工出一万斤干果。”马言臣说。
目前,淝河镇还委托马言臣去帮助其他零散种植桑树的农户销售桑葚。马言臣表示,他会继续收购农户的桑葚,把桑葚卖给酿酒厂,解决农户的销售问题。
谯城区淝河镇党委委员陈鑫介绍,2015年以来,淝河镇精准把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桑葚等特色果蔬种植,采取政策补贴、政府帮助推介销售等形式,发动村民种植桑树。
为解决桑葚销路问题,2020年,淝河镇政府又“牵线搭桥”,与外地企业签署桑果收购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收购桑果120多吨,2021年果桑收购量达300吨。同时,为了增加桑农收入,镇里还引进桑蚕养殖一体化技术,进一步增加农户收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