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时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十项暖民心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收听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后,广大群众深受鼓舞,对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王镜博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打工者王镜博:争取早日创业自己当“老板”
亳州新闻网讯 “二十大报告中说,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啊!”10月16日上午,在市区一家餐厅上班的厨师王镜博,早早来到餐厅,用经理办公室的电脑,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王镜博是一名90后,数年来的工作经历让他感到,自己不断上升的收入,跟国家的好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己就是就业促进行动的受益者。
2017年,王镜博只身前往河南省郑州市谋生,由于没有什么一技之长,他到一家服装厂做起了打包工。这是一份重体力活,十多个小时的劳动量,让他每天下班都疲惫不堪,而每月的工资也仅有三四千块钱。“2018年的时候,我在网上看到了咱亳州‘学技能政府给补贴’的宣传,我就想,不如回去学门技术吧。”王镜博说。
很快,王镜博回到亳州,来到位于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厨师培训学校,开始参加厨师职业培训。“王镜博这个小伙子很能吃苦,刚开始学习,少不了被刀碰伤,被开水热油烫伤啥的,他从来都不在意,不会喊疼喊苦。”王镜博的吃苦精神,给这家厨师培训学校的校长吕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束一年的“厨师全能班”培训,王镜博又一次前往郑州市。这一次,他很快找到了一份月收入五六千元的厨师工作。
然而,一年之后,他再次回到了亳州。原来,在一次与吕彪的电话交流中,他得知家乡亳州正在大力发展药膳产业,需要大量药膳方面的人才。权衡之后,王镜博回到了家乡。由于喜爱钻研创新,两年来,王镜博不仅在一次厨艺比赛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还参加了中式烹调师高技能人才研修班,取得了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月收入已近万元。
当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王镜博感到非常振奋,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政策越来越好,我也要更加努力赚钱,同时积累酒店经营管理经验,早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馆。” (记者 路振杰 文/图)
王龙林在手机上关注党的二十大
老城区居民王龙林:便捷生活带来满满幸福感
亳州新闻网讯 “昨天我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今天又继续学习了二十大报告,每次都有新的收获。”10月17日早上,市民王龙林一边翻阅报告内容,一边向记者谈起自己的心得体会。
王龙林家住谯城区薛阁街道柳湖社区四眼井,“停车难”一直是他多年来的烦心事。
“二十大报告中说,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王龙林兴奋地说,这句话真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结合便民停车行动,我市对人民路(希夷大道-蒙城路)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包括设置停车位及人行道铺装,停车场采用沥青路面结构,并施划标线。今年4月份,人民路改造完成,新添250个机动车停车位,缓解了困扰王龙林多年的停车难题。
看着家门口新增的停车位,王龙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他看来,这次人民路改造,增加的不仅是停车位,还有交通安全系数。王龙林说,现在电动三轮车不见了,停车位挪到人行道上,非机动车道终于通行顺畅,他由衷地为人民路停车位改造点赞。
王龙林对记者说,不仅是家门口的停车位增多了,公园、景区、商场、饭店这些他常去的地方,停车位也变多了,现在出门终于不用再为找车位来回兜圈圈了。
当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时,王龙林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作为低碳生活的拥护者和践行者,王龙林每天的代步工具是电动两轮车,“电动车出行低碳环保,无论走到哪里,不需要占用多大的停车地点。”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王龙林说,随着便民停车行动的推进,市区停车难问题将进一步缓解,群众出行将更加方便,出行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幸福感越来越强了。(记者 李鹏 通讯员 陈五志 文/图)
马继秋在市体育公园打太极拳
健身爱好者马继秋:体育健身让生活充满“动力”
亳州新闻网讯 “身体好了,心情也好,不给子女添麻烦,还能提高精气神儿。”说起健身的好处,健身爱好者马继秋打开了话匣子。在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后,她健身的劲头更足了:“二十大报告说了,要促进群众体育全面发展,咱得积极响应。”
10月17日清晨,阵阵秋风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在市体育公园内绿树环抱的空地上,56岁的健身爱好者马继秋像往常一样,开始了她一天的“必修课”——打太极拳,一身大红色练功服的她闪转腾挪轻盈飘逸。
“运动不剧烈,又能锻炼身体,我觉得练太极拳挺好。”马继秋笑着说,打太极拳是她最大的爱好,“平均每星期有五天要来公园打拳,天天练到微微出汗就回去了。”
别看马继秋现在这么怡然自得,以前她为了健身的事可没少犯愁。“过去公园广场少,活动场所有限,想要找个漂亮的公园就需要去远些的地方。”马继秋说,现在情况大变样,在市区步行十几分钟,就能找到公园、广场这些健身的地方。
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体育生活需要,近年来,我市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15分钟健身圈”逐渐形成,全民健身、快乐健身已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常态,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也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由于每天参与体育锻炼,马继秋对体育健身中的细微变化感触颇深。“现在体育健身项目愈加丰富,五禽戏、太极拳、长跑、羽毛球、篮球……这些运动项目在公园随处可见,我们锻炼起来也更有动力。”马继秋乐呵呵地说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让和马继秋一样的健身爱好者备受鼓舞,“相信今后的体育锻炼环境会更好,咱们也得加把劲多运动运动,说不定今后还能参加老年人运动会呢!”马继秋同周围的“小伙伴们”热烈地讨论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欢笑声在公园里飘荡。(记者 李锦文 文/图)
在社区老年食堂,任开才老人(左)边吃饭边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八旬老人任开才:晚年生活将更加幸福快乐
亳州新闻网讯 “叔,来啦!我给您盛饭……”10月17日早上7点15分,家住市区天润花园小区的80岁老人任开才像往常一样来到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老年食堂吃早餐,一进门,食堂工作人员刘荣萍就热情地迎了上来。
10月16日上午,十余位老人在社区老年食堂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由于任开才去了外孙家,没有和大家一起收看。当得知任开才在家也没能看到开幕会后,刘荣萍打开了餐厅的电视机,“没关系,咱这儿的电视是智能的,还能重播,我给你放!”
“太好了,昨天在外孙家,我要看开幕会,三岁的重外孙女要看动画片,没抢过她。”任开才说。食堂里一片欢声笑语。
任开才是利辛县张村镇的一名退休教师,九年前老伴去世后,他就来到市区与儿子一起生活。儿子儿媳都在国企工作,平时在单位食堂就餐。孙女读高中,在学校吃饭。在社区老年食堂运营之前,任开才一直是自己在家做饭。
“我一个人在家时,每天就凑合做点。”任开才说,社区食堂一日三餐不重样,营养均衡,最主要是很合老年人胃口,而且环境和服务也很好,吃得舒心。
“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难问题。”“是啊,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吃饭都不用操心了!”任开才一边看开幕会,一边与旁边的一位老人谈着感受。
当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任开才开心地鼓起了掌。
“二十大报告还提到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党中央已经将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幸福感的家事上升为了国事。”任开才说,能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仅是老年人关心的话题,更是年轻一代儿女心中最柔软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规划部署,为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擘画蓝图,任开才说,他相信,自己未来的晚年生活会更加幸福快乐!(记者 曾莹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