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感谢流动仲裁庭走进企业,现场帮助我们维权,我们已经和公司达成调解意见。”日前,在市区一保险公司会议室,刚刚与公司签订调解协议的员工说道,11名员工如愿获得了17万多元的经济补偿金。
不久前,该公司11名劳务派遣员工因公司与他们解除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僵持不下。员工随后来到市人社局劳动仲裁院申请劳动仲裁。为了方便企业和劳动者,市人社局劳动仲裁院院长王晓丽及工作人员一行5人主动上门服务,开展“流动仲裁庭进企业”活动,把劳动仲裁庭“搬”进企业。
庭审过程中,用人单位、用工单位人事专员与劳动者一一进行事实陈述,仲裁员认真倾听并审核双方的证据材料,同时结合案件情况耐心细致地释法说理,讲明是非责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最终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双方握手言和,当庭达成调解方案,仲裁员现场制作并送达了劳动争议调解书。
“流动仲裁庭”是通过在劳动争议发生地设立劳动仲裁庭现场办案,当场组织调解,将“坐等办案”变为“服务上门”。近年来,我市人社部门积极推动劳动仲裁“上门服务”,本着“让仲裁庭多跑路 当事人少跑路”的原则,通过流动仲裁庭以案释法、政策宣讲,拉近仲裁调解、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之间的距离,以庭审代宣传,以调解促和谐,达到“处理一案、普法一片、和谐一方”的普法目的。“流动仲裁庭”重在“上门”、情在“为民”,以实招办实事,以实干求实效,力争打通仲裁为民“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市劳动仲裁院以“流动仲裁庭”上门送服务为有力抓手,始终秉承“调解优先、一案四调”原则,调处劳动争议案件257件,调解结案率始终保持在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