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树“走红”的背后是城市温情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市区古泉路边一棵树龄近60岁的木香树成了“网红”,吸引了市民纷纷前往打卡。一对新人还在“网红”木香树下举行了一场“极简”婚礼,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践行移风易俗。笔者认为,“网红”木香树,体现了亳州城市发展的温情。

木香树很常见,在亳州市区也并不稀奇,但为何就这一棵成了网红?树龄老、树冠大、花开得艳,固然是重要原因。主要原因还不是此,而是木香树背后的故事、传奇的经历,以及这其中蕴含的记忆、温情、个性。

这棵木香树本在市民张学兰老人的小院内,是其爱人二十多岁时栽种的,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因为城市发展需要,原本在张学兰院内的这棵树,“来”到了古泉路边。它也和我们的城市一起长高长大,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成了周边的一道风景线,给居民留下了美好记忆。

一棵木香树,能够存活60年,依然在城市路边花开如瀑,实属难能可贵。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支撑这棵树的电线杆断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时,所在的江宁社区没有贸然将树砍掉。而是为其清除隐患,搭建了钢架结构,粘贴醒目的交通警示标识,将它留了下来。

一个城市的温情,不仅体现在如何善待人,更体现在如何善待一棵树。

“网红”木香树最打动人的,就是这种温情。其背后的爱情故事,是温情的;近一甲子经历的风风雨雨,是温情的;江宁社区的处理方式,是温情的;粘贴醒目的交通警示标识,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让木香树继续成为这座城市的风景,是温情的。

我们的城市发展需要这种记忆、温情、个性。

市区一对新人选择在“网红”木香树下举行“极简”婚礼,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践行移风易俗。笔者认为,这正是对城市温情的最好注脚。

笔者也希望,前去打卡赏花的市民能够温情对待这棵网红树,千万莫做摘花折枝等伤害、破坏木香树的事情。这不仅煞风景,更不文明。让我们一起善待它、保护它,让风景长存,见证我们的发展、城市的文明。

也期待我们的城市,能够留下更多的记忆、温情和个性。 (黑菜饼)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