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全了 景观靓了 居民笑了

谯城区花戏楼小区在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中美丽蝶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绿化从无到有、水塘由“臭”变美、车位从少变多……走进谯城区花戏楼街道花戏楼小区,看着眼前的“高端”小区,完全看不出几个月前这个小区还是一个设施陈旧、杂乱无章、外表破烂的老旧小区。

居民在凉亭里唠家常

治理后的瓷器坑

小区新增的健身器材

改造后的小区一角

居民有了“议事厅”

日前,记者从花戏楼小区北门进入,不过几十米距离,就有一处仿古式凉亭,几位居民正坐在凉亭里的长椅上唠家常。“凉亭是这次改造中新建的,以后大家出来聊天终于有地方坐了。”居民方成兰高兴地说。

说话间,又有一位居民穿着围裙从家里走出去,加入聊天队伍。方成兰说,过去小区环境差,大家聊天都找不到干净的地方,所以都不愿意出来。大家即使在小区里碰到了,因为没有坐的地方,便寒暄两句就各自回家了。

小区南头虽然没有建凉亭,但摆放了几组石桌石凳,供居民休闲娱乐。五六个居民正散坐在几张石桌旁,有说有笑。“小区改造后环境真漂亮,和以前真是天壤之别,住了20多年,没想到还能遇到这样的好事。”居民感慨地说。

臭水坑成景观带

在花戏楼小区中心部位,有一个叫瓷器坑的水塘,茂密的草坪从坡顶延申到坡脚,非常好看,为小区环境增色不少。“瓷器坑存在很长时间了,家里的老人们都知道这个地方,至今还流传着一些传说。”77岁的方成兰说。

方成兰说,最早时瓷器坑水清环境好,后来由于无人管理再加上居民向里面排污水,时间久了就成了臭水坑,水里漂浮着垃圾,大家都躲得远远的。“瓷器坑成了周边居民倒垃圾的地方,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小区居民。”一位居民回忆说。

几年前,瓷器坑被纳入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排污管道被截留,垃圾被彻底清理,又栽种了草坪,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这次老旧小区改造中,瓷器坑又安装了木质护栏,重新补栽了绿化,设置了河长公示牌,环境再次提升,成为小区一大景观亮点。

设施短板被补齐

花戏楼街道花戏楼社区党委副书记赵越介绍,花戏楼小区是一个还原小区,建成于2001年左右,共有20栋楼552户。因小区建设较早,小区公共设施不足,居民生活不便。因此,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针对该小区的特点,补齐公共设施短板成为重点内容。

“过去小区里连个路灯都没有,晚上走路都有点害怕。”居民任永侠说,改造后,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已经投入使用,单元门前和楼道里也安装了路灯,又新增了绿化带和景观树,小区环境明显改善,居民都很满意。

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介绍,小区所有路面实施了“白加黑”改造,新铺沥青9500平方米,目前正在粉刷外墙,面积3万多平方米。“小区还安装了27组晾衣架、20个车棚,目前正在陆续安装充电桩。”赵越表示,下一步,社区将通过“红色”物业建设,加强小区监督和管理,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