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改革力促工程建设审批“大提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过去办理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手续需要对接20多个部门提供400余项材料,全流程平均耗时长达245个工作日。如今,通过系统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我市各类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55个工作日以内,缩减82.1%;申报材料压减至264项以内,缩减34%。

这一前一后的变化,是改革带来的便民利企之变。

利辛县科教推广中心项目施工现场。

“被动审批”变为“主动服务”

“以前办理一个项目审批程序很多,现在不仅流程大大简化,而且还有代办员全程代办,省心省力,关键是高效。”日前,利辛县产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副经理荆奇说起其负责的科教推广中心项目时感慨道。

利辛县科教推广中心项目位于利辛县高新路南侧、晴岚西路西侧、创业路东侧,项目总用地面积74317.05平方米(约合111.48亩),总建筑面积6465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58650平方米。容积率0.79,建筑密度23.9%,绿地率35.0%。该项目2024年8月立项,2024年11月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推广中心、培训中心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基础土方回填、宿舍楼基础垫层浇筑,砖胎模砌筑,防水施工、综合楼土方开挖等。

荆奇告诉记者,该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前后只用了3个月时间。立项后,利辛县住建局代办员郝轶铭提前介入,将“被动审批”变为“主动服务”,协助企业做好规划、施工许可阶段准备工作,通过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同时办理了施工许可等7个事项,审批时间压缩了1个月,效率大大提高。

过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复杂,涉及部门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较为突出,审批效率不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不规范、不科学、不统一,前置审批、串联审批事项太多,部分审批事项还存在互为前置的现象。

“以社会投资项目为例,过去在我市办理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手续需要对接20多个部门提供400余项材料,全流程平均耗时长达245个工作日。”市住建局总工程师葛永贵介绍,以往项目建设推进缓慢,投资产出难以高效转化。为此,住建部门推出“并联办理”为企优化服务,通过整合审批事项、精简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实现“一个系统、一套材料”一窗并联审批办理。此举有效破解了传统审批模式中“多环节、重复跑”的难题,全力推动工程审批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

4个“一件事”让项目建设提速

其实,早在2019年,我市便着手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市住建局综合采取“减、放、并、转、调”等措施,精简、规范审批流程、事项、材料和时限,相继推出拿地即开工、桩基先行、“三个一”联合验收、预验即试产、验收即发证、交房即拿证、一单五清、全程帮办代办、集成服务工作室、建设“四有”窗口等创新服务措施,为项目报建提供“一门、一网、一窗”集成式服务,全方位保障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落地建设、竣工交付。

2022年,我市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推行“一阶段一证”改革,这也是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雏形。

目前,市住建局基于扎实的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围绕工程建设关键节点探索形成“项目前期一件事”“项目规划许可一件事”“项目开工一件事”“项目验收一件事”等4个“一件事”,出台《亳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工程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利企便民数字化服务进一步优化。

此外,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件事”实行“一窗咨询、一网申请、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各审批部门要按照“首问负责、一次告知”的要求,接受项目单位或代建单位的咨询;项目单位或代建单位申请的一般事项,综合服务窗口可通过电话联系或信函的方式,协调各责任审批单位对申请事项予以指导。需要现场协调的,综合服务窗口按照“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的要求,解决项目单位或代建单位提出的问题。综合服务窗口认为需召开会议协调的事项,召开协调会议协调解决。同时,通过业务前台、咨询电话、企业座谈、走访交流等方式常态化收集意见建议,按照“收集汇总-分类转办-限时反馈-办结测评”程序认真办理,举一反三,持续优化为企服务质效。

数字赋能让工程审批办理更高效

线下一窗通办、线上一网智办、诉求一线应答……为了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件事”高效办成,我市在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服务窗口,集中入驻发改、规划、人防、住建、供水、燃气、电力及通信等部门和公用服务单位,规范设置综合受理、集中审批、政府代办及市政报装等功能窗口,提供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变为“一地、一窗、一次”。打造工程审批“四有”窗口,即“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有难必帮”“有诉必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流程最优、时限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审批服务。

同时,我市以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基础,在安徽政务服务网亳州分厅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件事”专区,规范制定详细的办事指南、流程图并公布,实行“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网申请、一次办结”。全面应用电子表单、电子材料、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签名,申报材料全流程共享复用,支持在线预览和下载,提升申报审批便利度。优化情景式智能引导模块,探索引入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网办便利度与系统智能化。同时加强特殊环节监管,对前期梳理的各部门审批事项涉及的公示公告、现场勘验、专家评审等8大类46个特殊程序全部纳入线上办理,实施全流程管控,让部门审批更透明、企业办事更便捷。

通过系统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我市各类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55个工作日以内,缩减82.1%;申报材料压减至264项以内,缩减34%。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办理各类审批事项1.22万件,企业满意率100%。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