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全面推进消防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我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消防安全监测预警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以“政府引导推进+市场运营为主”模式,通过推广七大类消防物联监测设备,推动数字消防产业化、消防产业物联化,以科技创新赋能消防安全管理,构建全方位、智能化的消防安全监测预警网络,提升城市火灾防控能力。

谯城区十八里消防工作站消防人员在进行日常训练。(资料图片)

构建智能监管网络

《意见》提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安装七大类消防物联监测设备,形成立体化、智能化的火灾防控网络。

安装火灾自动报警消防物联设备。鼓励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设施的建筑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在消防控制室安装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安装消防给水及消火栓消防物联设备。鼓励相关建筑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在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安装消防物联设备,监测消防水箱、消防水池的水位高度,室内消火栓系统独立管路最不利点静水压力信号,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报警阀组末端试水装置静水压力信号,室内、室外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水泵控制柜手动、自动工作状态。

安装视频监控消防物联设备。鼓励建筑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整合建筑各类监控系统和视频资源或布设具备消防物联功能的监控摄像头,利用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对火光、燃烧烟雾、热源进行图像分析报警,监控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消防控制室值班及重点部位异常情况。

安装电梯智能阻止系统。鼓励设有楼宇电梯的建筑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在电梯内安装智能阻止系统,并应用“射频信号传输+视频监控”动态监控等措施,对蓄电池进楼实行动态监管。

安装联网型电气火灾监控。推广安装联网型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或装置,实时监测漏电电流、线缆温度等情况。

安装联网型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推广安装联网型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实时监测环境中可燃气体浓度。

安装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推广安装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搭配一键报警联网广播装置,推行报警信息“一警实报、多报”,通过广播现场提醒的同时向相关人员推送。

此外,鼓励消防安全监测预警建设单位在本市内设立消防安全运维服务中心,具备值班值守、事件处理、实时监控、预测预警、风险分析、热线服务、设备维护等功能。鼓励结合服务范围,在县(区)、乡镇(街道)设立快速响应的分中心。

创新多元共建模式

为确保建设工作有效推进,我市明确了多元建设模式。

各地、各部门原则上不再单独搭建消防安全监测预警平台,而是将建设纳入各类专项资金,统筹协调推进。鼓励采取行业部门统筹建、社会单位自主建、集团企业统一建,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通信运营商、科技企业等第三方建,单位所投保险机构建等多元模式安装消防物联设备,并接入市级消防安全监测预警平台。

按照“谁管理、谁负责”原则,推动由土地所有者、房屋产权所有者、房屋投资经营者、房屋使用管理者等房屋租赁经营获利者出资,推广安装消防物联设备。

各地结合辖区建设现状和实际情况,从重点行业领域中遴选1至2个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行业部门,组织开展经验总结与推广工作。

完善长效运维机制

健全的运维管理机制是消防安全监测预警建设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

《意见》明确,对联网单位实时动态感知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开展数据分析研判和预警提示,为火灾风险评估预警和工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建立标准化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主动接入,消防安全监测预警建设单位和设备厂商要按照感知信息的需求开放采集数据接口和数据协议。

坚持建设与维护并重,健全日常维修保养机制,鼓励社会单位将消防物联设备纳入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范围,聘请专业机构定期维保,保证相关设施和系统完好有效。

鼓励社会单位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机构开展监测预警远程监控服务,建立消防安全监测预警值班制度,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处理报警信息。

将消防设施运行状态和消防安全管理纳入消防安全信用评价事项,建立异常数据清单,实施差异化监管,推行消防非现场监管模式。

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意见》建立了责任体系和分步实施路径。

市政府成立由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建设工作。

各行业部门分工明确:教育部门重点推进学校宿舍或午休室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者具有联网功能的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数据资源管理部门协同整合全市现有信息化资源,将消防安全相关信息推送至市级消防安全监测预警平台;金融监管部门组织保险公司开发火灾公众责任险相关险种,引导单位主动加装消防物联设备,在兜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提取一定比例保费,用于支持单位消防物联设备持续建设和维保。

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卫生健康、消防等多个部门,也结合各自职责有序推进行业领域内相关建设工作。其中财政供给行政事业单位要优先接入,所需相关费用从各单位消防安全等经费中列支;非财政供给单位按市场化模式谁建设谁出资。

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在指导下,网格化推进消防安全监测预警建设,建立风险隐患“一张图”和预警“叫应”机制。

根据《意见》要求,建设工作将分阶段稳步推进。年底前,推动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高层建筑安装消防物联设备,并接入市级消防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同时逐步向其他单位场所延伸,全面构建智慧化火灾防控体系。 (记者 曾莹莹 文/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