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寿光模式成功“嫁接”到蒙城——记省三八红旗手、蒙城兴农绿巨人总经理高洪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她从“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走来,将“寿光模式”在蒙城复制并加以创新,带领农民种植蔬菜增收致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她经常说,“我是大棚的女儿。”她是安徽省三八红旗手、蒙城县兴农绿巨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洪新。

高洪新(中)在大棚里指导农户加强蔬菜管理。

她把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高洪新是一名从蔬菜大棚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兴农绿巨人是蒙城县招商引资企业,2019年,高洪新和兴农绿巨人一起,从山东寿光来到蒙城。她担任蒙城县兴农绿巨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并从寿光带来10名技术人员,开始在蒙城建大棚、种蔬菜。

“我要把自己学到的蔬菜种植技术都留在蒙城,让更多人受益。”高洪新告诉记者,蒙城光照气候条件好,适合种植蔬菜,到蒙城的第一天她就坚定信心要大力推动蔬菜种植,“干好店小二、当好服务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020年,高洪新创新提出全国首个“合作联产计酬”模式,通过“合作联产计酬”以及承包等形式,让每个农户在蔬菜种植园区既是就业更是创业。园区就像一个孵化器,孵化了一批批新型高收入、高技术的复合型“新农人”。

张转飞就是其中之一。

“公司给我们提供种苗、技术指导,还帮助销售,简直是‘保姆式’服务。”张转飞说,在高洪新等人的悉心指导下,他基本掌握了茄子、丝瓜、黄瓜等蔬菜种植技术。

截至目前,蒙城兴农绿巨人已完成土地流转550亩,累计投资6448万元,多个“70后、80后”农户家庭学到了大棚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户均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

她帮更多女性实现就业创业

蒙城兴农绿巨人带动就业的400人中有70%是女性。

附近村民任华很早就在蒙城兴农绿巨人工作,原本负责做饭,蔬菜收获时帮着分拣蔬菜,每月能收入五六千元。后来看别人承包大棚有奔头,她心动了,想试试。

高洪新鼓励她:“你也可以,有啥不懂的问我就行了。”

任华说干就干,承包了5亩地的大棚,现在种的是茄子,按照目前的行情,大约可以年收入14万元。

“这两天阴天,茄子授粉之后要多注意开花结果情况。”高洪新一有空就到大棚里查看蔬菜长势,再三叮嘱任华要注意阴雨天的管理。

“遇到任何技术难题都有人帮忙,没有后顾之忧。”任华高兴地说。

任华更高兴的是,离家近,收入还高了。“不用出门打工,能照顾家人,真好。”

“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更加不易,我们不但要让她们在这个园区实现就业,更重要的是要扶持她们实现创业。”高洪新说,未来,她们计划在全县推广按揭农业的新模式,用工业化思维帮助农民解决融资难、销售难、技术难等难题,让农民,特别是农村女性在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上更有底气、走得更远。

蒙城县妇联副主席王群告诉记者,高洪新在蒙城创业期间,不仅帮助农村女性就业、创业,方便她们照顾家人,更释放了乡村“她力量”,意义重大。

她热心公益勇担社会责任

在致力于推广蔬菜种植的同时,高洪新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2021年11月,她组织蒙城兴农绿巨人将总价值20万元的“爱心蔬菜”礼盒,捐赠给最可敬的环卫工人。2022年3月,她组织蒙城兴农绿巨人向上海捐赠10万公斤蔬菜。

“这是作为现代农业企业的责任与担当。”高洪新说。

在高洪新的带领下,蒙城兴农绿巨人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020年度巾帼创业就业基地等,以实际行动为蒙城县设施农业发展、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高洪新本人被评为安徽省三八红旗手。

“一家农业企业能带领千千万万农户致富才是成功。”高洪新表示,未来,她将继续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现代化、科学化、可复制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助力蒙城乡村振兴。(记者 张珍 通讯员 丁亚飞 文/图)

快评

他乡当故乡 绽放“她力量”

高洪新不是蒙城人,却在蒙城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利用三年多的时间,将“寿光模式”在蒙城复制并加以创新,把蔬菜种成了乡村产业风景、农民增收“钱景”。

在蒙城,高洪新不遗余力地推广蔬菜种植技术,坚定而执着地带领广大女性就业创业。她的身上闪耀着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在平凡中书写着不凡,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女性新风采,充满了“她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华章。(张珍)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