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究竟活了多少岁?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华佗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晓于养性,精于方药,兼通临床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具有高深的预防医学和长寿医学思想,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一个象征,被誉为“中国希波克拉底”,与西方医学之父齐名。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皆述华佗“年且百岁”;“且”,意为“将近”,即年近百岁。关于华佗年龄当今流传颇多,不免误传,特作考辨,以正视听。

华佗63岁说

有人认为,“黄琬曾在189—190年间辟举华佗,陈珪也在192—197年时举华佗为孝廉,两者年代相差并不太远,故假定华佗在190年以前,已经40岁以上,由此上溯45年,则华佗的生年约为公元145年,即生于汉顺帝永和间。”结论是:华佗约生于公元145年,卒于公元208年,享年63岁。这是以举孝廉限年40为准,而推论华佗的生年。这种说法在当今流传甚广,其他认为华佗年龄在60岁左右的人理由也大多类似。

实际上,东汉举孝廉的年龄要求在40岁以上,如果有特殊才能者则不受限制。《后汉书·卷六·顺帝纪》阳嘉元年载:“辛卯,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资治通鉴·第五十一卷·汉纪四十三》亦有类似记载。“茂才”即秀才,避讳汉光武帝刘秀的名字而改用。“异行”,指特殊才能。既然国家政令规定举孝廉限年40岁以上,为何华佗举孝廉仅限于40岁?又何况华佗“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又精方药”,具有特殊才能,符合不拘年龄者;更不能排除陈珪、黄琬以华佗高龄而辟举只属于荣誉或僚属之类的职位。若仅以辟举限年40岁而推测华佗生年,有失客观公允!

有人认为,陈珪举华佗为孝廉在公元190年,其时华佗40岁,“这个推测还是比较合理的。至于年且百岁,不过虚指而已。”在汉语的年龄表述上,不论古今把花甲60岁乃至古稀70岁虚指为“年且百岁”者鲜矣。

还有人认为,《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约在公元201年陈登死后,按华佗百岁说其年龄已91岁……也说明华佗不会是耄耋之人,否则何以能“常在左右”呢?按常理,他也不会把91岁的老翁放在身边做保健医生的。这一说法,所谓“按常理”不过是按一般90多岁人的衰老状态来衡量华佗而已,认为91岁“按常理”难以做曹操侍医,据此否定华佗“年且百岁”。

2019年5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吴孟超:一生为病人服务》的报道,其中提到:吴孟超院士97岁仍坚持每周至少完成3台手术,亲自为患者手术,即使如此高龄,依然能够完成高难度的手术。华佗善于养性,老而不衰,其91岁做曹操的侍医,亦不足为怪。

华佗76岁说

唐李贤注《后汉书》引《华佗别传》曰:“吴普从佗学,微得其方。魏明帝呼之,使为禽戏,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语诸医。普今年将九十,耳不聋,目不冥,牙齿完坚,饮食无损。”有人根据这一史实进行推测,认为“华佗大于吴普20岁左右是可能的……当魏明帝在接近公元239年时召见吴普,吴普的年龄已近90岁,而作为吴普的老师华佗的年龄此时应在110岁左右。

从公元208年到公元239年,相差31年,则华佗在公元208年死时其年龄在70~80岁之间,即约计76岁。”此说一是假定华佗比吴普大20岁,二是假定魏明帝在执政后期接近公元239时见吴普,通过两环假设而得出自圆其说的结论。纯系假定,难以置信。

华佗98岁说

据考,《魏书·卷九十一·李修传》载李修对高允的健康评价曰:“咸阳公高允,虽年且百岁,而气力尚康。”《魏书·卷四十八·高允传》载:“允历事五帝,出入三省,五十余年……年九十八,薨。”由此可证,华佗“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似亦为98岁。

关于华佗卒年,《三国志·卷二十九·华佗传》作了详细记载:“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遂考竟佗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考竟”指死在监狱。“及后”之“及”,《说文解字》解释为“逮也。从又,从人。”表示用手抓住人,意思是“紧挨着”,说明华佗死后仓舒随之病死。仓舒病死的具体时间,《曹植集·仓舒诔》载有“建安十三年五月甲戌,童子曹仓舒卒。”毫无疑问,华佗卒于建安十三年五月甲戌(公元208年5月)之前,至于公元208年5月之前的具体月份,已无从考,只能肯定公元208年为华佗卒年下限;年98岁,生年约在公元110年。

华佗98岁说,是以正史为依据,尊重史实,理性客观,公允可信。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长自悔。”“士”即方士。方士,指秦汉时期脱离世俗专于修炼养性以求长生的特殊社会阶层,后泛指医、卜、星、相之流。自然科学门类的笃行者大都加入方士行列,医学也大都掌握在方士手中,方士中有相当部分是医生,他们专于修炼养性,研讨医药,或兼行医术,华佗最初即属一名方士医生。汉代盛行服石以求长生之风,而华佗淡泊名利,本着医学科学原理,修炼养性,服食漆叶青黏散,习练导引五禽戏,倡导屠苏酒群体免疫法,深谙养性长生之道,年近百岁,貌有壮容,老而不衰,故被时人称为“仙”。

华佗年近百岁仍操岐黄,虽遭牢狱,临终还出书一卷,活人济世,为中医树一丰碑,彪炳千秋,永垂史册!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