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大使谈亳州】梦中老家——亳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马晓薇


亳州,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这里有我的青春时光,有我儿时的伙伴,有我青涩的爱情……

每每梦回故里,那粉色的泡桐花,艳丽缤纷的芍药,散着金色光芒的银杏树叶,依旧如三十年前般的模样:和同学骑着自行车去白衣庵门口,捡起掉落在地上的银杏树叶,回来在上面画上图案、写上朦胧诗,做成独特的书签,至今仍夹在我的日记中。

和一群同学从二中进入古运兵道,点着蜡烛(用蜡烛试探里面是否缺氧),照着电筒前行。黑黑的运兵道里,大家有点小兴奋还有点小紧张,排着队向前走,也不知道前面的出路在哪里,像极了青春时对未来的迷茫……

记忆中最爱的是春游,同学们骑着自行车,去大寺赏桃花,赏大坝。争强好胜的我屹立在连男生都望而却步的大坝上,留下了青春的倩影……

暑假期间我曾义务客串花戏楼解说员,使我有幸近距离仔细观赏花戏楼那精美的砖雕、木雕,并学习了每一个雕刻背后的历史故事。花戏楼记载着亳州辉煌的历史文化,也是我青春回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财富。

梦里的亳州,清晰而美丽,但现在每次回亳州,都让我感慨万千。银杏树叶上那朦胧诗已日渐模糊,亳州的芍药花依旧遍野灿烂地开着,春天的泡桐花也似乎提醒着我——回家了,可满街的日新月异又让我充满陌生感。记忆中的亳州是一座小城,在环城路晨跑是我回忆中美好的一部分,可回到现在的亳州,记忆中宽敞的环城路看上去很狭窄,年少时觉得宽得望不到边的魏武大道现在也似乎很平常,规划合理、现代感极强的南部新区,绿树如荫、鸟语花香的林拥城……这一切都已不复我记忆中的模样。

每次回去,我都会和同学、亲友小聚,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说着一个个熟悉的故事,这种亲切感无可取代,但熟悉的同时又感到大家变化都很大:同学们的生活都很富足,很多政府里工作的同学使命感很强,一直在交流怎样为家乡变化作更大贡献。农村的亲戚也住进了楼房,开上了汽车,计划着去哪里旅游,孩子怎样教育……

为了完成我的寻梦心愿,同学们会带我去花戏楼、曹操运兵道看看,这些老景观如今都换了新颜,修整得非常壮观!登上谯望楼,极目远眺,亳州风光尽收眼底,在谯望楼里面我领略了建安文化的风采,体会到曹操家族的文学底蕴,了解了建安文学的脉络和发展,深深为亳州能有曹操这样的大政治家、大文学家而自豪。而走进我熟悉的古运兵道,这里已经修缮得很适合游人进出,不再需要秉烛前行就可以尽观这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遗产。

花戏楼依旧,古戏台仍在,经过重新修葺,都散发着古老的青春气息,那12000斤重的铁旗杆高高耸立,仿佛诉说着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自豪与底气。整个花戏楼区域的仿古建筑群,仿佛将人拉回到遥远的汉朝,在这种历史的交错中不停穿梭,这种感觉真的好神奇,每次走回这里,会觉得,梦中的老家依旧……


亳州文化旅游大使简介

马晓薇,亳州人,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现任五星体育首席主持人、播音指导,长期从事体育赛事解说,拥有独特的解说风格,曾担任过很多大型节目开闭幕式主持人。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