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
汉唐宋三朝,曾有4个皇帝到过亳州,其中唐宋朝的三个皇帝是到亳州祭祀老子。唐太宗、宋钦宗到亳的时间、事件,史书都语焉不详,而宋真宗“幸亳”祭祀老子,倒是有详细记载。
宋真宗笃奉道教,宫中即有炼丹的家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时间的“天书”“青词”就特别流行。亳州久号“仙乡”,既然皇帝好道,岂有不朝拜“道祖老子”家乡之理?既然皇帝有此念头,臣下自是投其所好。所以,咸平四年(1001年)五月,亳州官员就开始向朝廷报告“祥瑞”,上贡一只白兔——古代尚没有长毛白兔,自然界的白兔十分罕见,民间视为祥瑞之物。没想到宋真宗还十分清醒,没有接受,“还之”,把白兔退回给亳州。
亳州的官员不肯罢休,在十多年之后的大中祥符六年(1013)秋七月,组织了三千三百人赴京城请愿,恭请真宗皇帝谒太清宫。史书称为:“秋七月乙酉(不好计算哪一天了),亳州官吏父老三千三百人诣阙请谒太清宫。”在这种大规模的请愿下,八月庚申日,宋真宗皇帝下诏:“着来春亲谒亳州太清宫。”辛酉日,下诏封丁谓为“奉祀经度制置使”——担任皇帝谒亳州太清宫的专营总指挥,钦差大臣。十一月甲寅日,亳州判官丁谓——这位皇帝出行总指挥——为了表现皇帝将要降临亳州而带来的祥瑞,“献灵芝三万七千本”。在没有试管培植的大宋朝,要搜集到三万七千本灵芝,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一片祥瑞的气氛中,时间到了大中祥符七年(1014)。过了新年,正月壬寅日——大年初三,皇帝车驾载着“天书”,从京师汴梁出发。正月初七,真宗皇帝到了亳州奉元宫。亳州判官丁谓为了进一步证实天降祥瑞,又向皇帝奉献了一只白鹿和灵芝九万五千本。
正月初九清晨,真宗皇帝向奉元宫太上老君法像上“混元上帝皇帝册宝”。初十,御驾出亳州西门,朝谒太清宫——本来前一天雨雪一直不停,待到天书挂上车驾,雨雪突然停止,天气转为晴朗,法驾顺利前行。史书歌功颂德,称此时为“佳气弥望”。到了夜里,甚至“月重轮”——出现两个月亮!真宗皇帝游幸了“先天观”、“广灵洞霄宫”之后,龙颜大悦,皇恩普降,赦免亳州以及经过之地的“流”以下罪犯无罪归家。同时,升亳州为“集庆军节度”(大军区一级),减地方税赋十之二(20%),改奉元宫为“明道宫”。
正月十一日,真宗皇帝亲御亳州北门城楼“均庆楼”,“赐酺三日”——请亳州父老吃肉喝酒三天。
正月十四日,真宗皇帝车驾返回京城。
这次的真宗皇帝“幸亳”。在亳州留下了许多掌故和文物——可惜,都毁在了兵燹匪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