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花睡去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下了第二节晚自习,回到家,已是九点光景。月色很好,泡了一杯浓茶,在院子里坐着,没有一丝睡意。院里院外栽种了许多花,在月光下说着悄悄话,微风过处,摇曳着屡屡清香……

忽然有一种想岀去走走的冲动,便披了件外衫,悄悄地带上门……

沿着门口的路向东走,不远便是别墅区,四周是铺满鹅卵石的小道,我便轻轻地踩上去……走着走着,路两边的花坛里、草丛中,居然闪烁着一盏盏彩色的小灯,像是顽皮的孩子在和你捉迷藏。行走在这点点灯光中,就像是走在梦中,仿佛脚下是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

突然,熟悉的手机铃声响起,脆生生地打破了空气的宁静。“老师,明天我们几个想去您家做客,您还给我们包饺子。”我一听这个略带油滑的声音,便知道是我那个淘气包学生。我连连答应,欢喜地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三五个同学的一古脑儿的絮絮不止……

结束电话后,我的眼前立时浮现岀昔日的情景……

九年前,我刚来这所学校教书,恰巧接了他班语文课,当时用“小混混”来形容他的名字是再恰当不过了,抽烟、打架、拦截弱势同学,“无恶不作”。上课时,只要有他和他的“同伙”在,老师就很难掌控课堂,班主任好话歹话说尽,道理讲得通透,也不起大作用。我自认为在管理学生方面很有天赋,但面对他们,也着实让我头疼了几分,不过我坚信,只要用真诚、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就一定会得到理解、尊重和认可。

果然,机会来了。那天傍晚,天色稍暗,我骑车到沿河路买菜,途经学校后面的小桥附近,发现有十几个男同学围着他叫嚣,那阵势似乎要打起架来。我立刻停下来,询问情况,原来是他借了许多同学的钱好多天都不愿意还,现在被人家围着逼债呢。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挨打,情急之下,我走上前说:“他借你们多少钱,报个数,我给,我替他还。”结果有说借3块的,有说借5块的,共计56元。我掏出钱从容付款,那帮学生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临走时,“小混混”紧紧跟着我,不停地说:“老师,老师……“。我回过头认真地对他说:“放心吧,老师不用你还,但你要记住,千万不要随便借别人的钱了,如果一旦借了,那就必须要还。老师能帮你解围一次,但不能帮你一辈子!”他没有说话,只是愣愣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想必是听心里去了吧?

自此,课堂上安静了许多,不再有往日的肆意喧嚷,多了些敬佩的目光、好奇的眼神、欣喜的笑容。

后来,他爷爷去逝了,他告诉我他很伤心。

再后来,他辍学了,临走时要去了我的电话号码。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一切便在我的视线中渐渐远去。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学校大门口有人给我送西瓜。我诧异地来到了学校门口,一眼就看到了笑嘻嘻且略带油滑的他以及他的同伴,只不过现在看上去长大了、长高了、长壮了。他送给我一小三轮车西瓜,足足十好几个,说是自家地里种的,爸妈非让他拿来送老师。我二话不说全部收下,因为我知道,我收的不仅仅是这甜甜的西瓜,更是纯洁而真诚的情意。

我留他们去家中吃的饺子,亲手包的。

回忆正浓,迎面却吹来一阵清凉的风,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花朵的清香,才发现不知何时已走到海棠树前。海棠花的叶片像桃心一样,边上长着毛绒绒的短须,一簇簇的聚在一起。刚出来的海棠合着瓣儿,像一位小姑娘,娇滴滴的,不肯露面。而开了的海棠,则大胆地展开圆形的花瓣和金黄色的蕊。那蕊漂亮极了,夜晚如繁星点点。树缝里仍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样看着、想着、走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家门前,此时的月光越发地明亮,夜色也更深了,院里院外的花儿均已睡去,留下了满院的芬芳……

想必我的学生们也该入睡了吧?

(亳州黉学英才中学 蒋淑颖)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