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完成父亲的遗愿,一直守下去。”涡阳县曹市镇的辉山烈士陵园管理员侯传宇坚定地说。侯传宇的父亲曾守护辉山烈士陵园40年,临终时嘱咐儿子继续守护下去。如今,侯传宇已经坚持守墓34载。
4月6日。涡阳县曹市镇辉山烈士陵园。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左手拿着一块抹布,跪在地上,仔细地擦拭着墓碑……他叫侯传宇,今年65岁,曹市镇辉山村村民,也是辉山烈士陵园的管理员。算起来,他在这里守护烈士陵已经34年了。
据了解,坐落在辉山村的辉山革命烈士陵园是皖北最早、最大的抗日烈士陵园,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4年8月,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师长率第十一旅和第九旅主力挺进津浦路西,在夏邑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壮烈殉国。我军十一旅和分区所属部队在收复路西根据地的数百次战斗中,光荣牺牲300余人。1945年夏,根据首长指示,辉山建立了烈士公墓。
对于为何要守护陵园,侯传宇说,父亲曾做过抗战部队的通讯员,有一次送信回来,看到烈士的墓碑被伪军破坏,他很心痛,就毅然决定为烈士守墓。
“从1945年到1984年,都是俺父亲守墓,父亲临终前把守墓使命交给了我。他说,这里埋葬的烈士最小的只有16岁,最大的30多岁,他们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付出了生命,我们做这点小事,又算什么呢!”侯传宇说,因为父亲的嘱托,他从1984年开始守墓,34年从没中断,“我现在股骨头坏死,前几年刚换的塑料的,打扫卫生的时候有点不方便”。
“我父亲刚开始守墓是义务的,后来上级每个月给了一些补贴。”侯传宇说,父亲对守墓给不给钱并不在意,“他经常说,这些烈士为了咱们,命都不要了,咱还能去计较钱不钱的事吗?”
刚开始守墓的前8年,侯传宇也没要过钱。而妻子希望他出去挣钱,不要再去守墓。没想到,拌了几句嘴后,妻子夜里自杀了。侯传宇说,他最愧疚的就是妻子。妻子去世后,他也没有再婚,一人把8岁的儿子和7岁的女儿拉扯大,并照顾着四个老人。同时,他仍继续守墓。
以前陵园只有侯传宇一个人,他又当管理员,又当解说员。如今,随着当地发展红色旅游产业,除了他之外,辉山烈士陵园又配备了两个专业解说员。
“我会完成我父亲的意愿,一直守下去。”侯传宇说,如果有一天自己不行了,也会让子孙们接力守下去。
(高亚男 记者 蒋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