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谭记】“邻人疑斧” 是种遗传病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阿土

“人有亡斧者,疑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这个故事有人名之曰“邻人遗斧”,我叫它“邻人疑斧”,为啥?其“新闻点”就在一个“疑”字上。如果说那个邻人有“疑心病”,估计没谁反对。古往今来,有“疑心病”的人又何止一个“邻人”呢?


历史人物曹操的“多疑”就很有名,都知道他多疑“误杀”的故事。一次是在他逃难途中,惊魂未定,疑神疑鬼,误杀了要杀猪款待他的恩人。一次是把给他盖被子的手下小兵给杀了,还有一次是因疑心太重,把给他治病的老乡杀了……


多疑本身可能还不算病,如果疑错了,以至于“疑杀”“疑怨”“疑罪”“疑神疑鬼”就可能是病了,且病得不轻,且不仅仅病的是人。


曹操不就是听到嚯嚯的磨刀声,杀了救他的那家人吗?这是“疑杀”。曾经报道过的一些冤假错案,不就是因“疑罪”而起的吗?一些贪官挂图避邪、厝石求吉、改门趋利,不就是“疑神疑鬼”的心理在作祟吗?至于“因疑生怨”的例子就不胜枚举了,想想身边有多少这样的例子,有几人没被人疑过,又有几人没疑过别人呢:你怨我没投你一票,他怨他给他打叉了;他说他说他坏话了,他又怪他给他使绊子了;他家的鸡没有了,他看见他家灶台旁有鸡毛了……


疑云四起必然是病。疑心太重必然害人害己。


其实,“疑心病”论病源由来已久,论病根还在病人自己身上。多数的“疑”都是因为主观上没弄清情况或情况一时不好弄明白,是人的认知有限,是“一果多因”或“多因一果”的交织,是把“或然”当成了“必然”,是把“可能”误认为“一定”了。也有的“疑”是主体自身本来就有问题,漏洞百出,难掩其过,出问题是早早晚晚的事,只是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错罢了,自己闻不到自己身上的气味罢了,求神求鬼也只是自我安慰罢了。至于“疑云密布”,那一定是一个小圈子里的小气候出了问题,等到雨过天晴,云开雾散,即使在月朗星稀的夜晚也不会“鬼影绰绰”了。


少点疑心,少误会别人,最好不要误会别人。当然,要想不让别人误会可能就难些。不过,说易也易,那就是透明一些,坦荡一些,宽宏一些,戒畏一些,规矩一些,清白一些,正派一些,干净一些。当然,这也不易。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