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谭记】“中无杂树”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阿土

“中无杂树”,这是《桃花源记》里的一个句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令人神往。


眼下淮南淮北不少地方正呈现“中无杂树”的另一种景象:遍地的杨树纷纷吐絮,毫无遮拦地飞播爱的种子,城乡无处不飞花,“飞入寻常百姓家”。有人说,“过了淮河在下雪”。其实下雪的不仅在淮河以北,各地都有,只是多少而已。漫天飞舞的杨絮已惹下了不少祸端,路人蒙面,火讯不断。昨天就有人在视频里传递一段火情:遍地的杨絮引燃了柴火垛,一些人在扑打,在喊叫……人们把怨气撒到了杨树身上。其实杨树是冤的,杨树的飞絮是在繁衍下一代,杨树有爱的自由,有生育的权利。只是要怪就怪种树的人吧。


“中无杂树”,除了杨树还是树,偌大的淮北平原,几乎是杨树的天下。桃花林里,中无杂树,好。樱花园里,中无杂树,好。在那么大的范围内造了一个“杨树园”,铺天盖地的杨树,就一定好吗?且不说杨树剥夺了其他树种的生存权,那么多的杨树一齐到了生育的年龄,有人考虑过这事的后果没有?当初有没有“预案”?可能有可能没有。一般人不懂杨树的爱,所谓的林业专家应该懂的。那些专家不知道杨树有一天会惹事吗?知道肯定是知道的。那为什么不提醒一下呢?也可能提了,估计没有哪个领导能听进去。报纸为什么不搞点“前瞻性”的报道呢,来一个“温馨提示”?可能也有人动了写稿子的念头,但转念一想又放弃了。许多事可能就这样,你不说我不讲,你不拦他不挡,于是就有了20年后或30年后的杨花竞飞渡。


一哄而上,“中无杂树”。当年上杨树也是有充足理由的:易繁育,成本低,生长快,有销路,见效快。按说,淮北平原这里那里原本也有不少“杂树”的,那些杂树的品性品质也是很好的。比如泡桐吧,速生,材质轻巧,是箱木的首选,可是后来用桐木做家具的少了,时代抛弃了泡桐。梓树,桑树,榆树,楝树,好是好,长得慢,跟不上趟,不符合现代人“快速致富”的心理。过去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可能是“自己栽树自己乘凉”,有的可能自己都不栽树了,干脆“别人栽树自己乘凉”了。树上有“暴富”心态,树下有不少等着乘凉的人。乡下原有的一些“杂树”被城市绿化相中了,纷纷进城,进了高档小区,于是农村留守的多是平平常常的杨树了。


有“一哄而上”就有可能 “一哄而下”。历史上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事不是没有过的。现在有的地方已动员砍杨树了,说不定哪天哪个地方就“一哄而下”,把杨树砍得光光的,那可能又是一个“中无杂树”的情形了。


(责任编辑:贾飞)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