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苦寒 自得其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张建明

去年12月份,根据知名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芳华》公开上映。该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部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花季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和青春之殇,因怀旧与时代的烙印、锁不住与放不下的青春,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上映首日就获得票房冠军。

然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影片公映后,网上的评论铺天盖地,褒贬皆有。虽然,一些“键盘党”使尽了浑身的解数来黑“老炮儿”的作品,但哀而不伤、藏着锋芒仍然成了主流声音,好评不绝,点赞颇多。比如,“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这句台词更被观众所接受,充满正能,口口相传。

青春有多美好,战争就有多残酷。从片名不难看出,青春是这部影片的主打题材,但该剧还有一个定位是历史战争题材,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段历史,这往往被不少观众所淡化和忽略。最美好的年代遭遇残酷的战争,我们要铭记那段历史,也要发自内心祭奠那个时代一群人的青春,他们在战争的绝望中仍对未来抱有希望,那些美好的年华与春景并没有终结于那场残酷的战争。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自己坚定的人生目标。”同样是芳华之年,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无论是环境上的不习惯,还是生理上的不适应,都没有让青年时代的习主席丢弃理想,放弃奋斗,成了新一代青年官兵的楷模。

通向成功的道路会有不平坦,在前进过程中遭受困难和挫折,也总是难免的。正如精美的宝玉一样,不琢不成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官兵,青春担当,正当其时。要在军营这个大熔炉百炼成钢,磨砺成长,就要到最艰苦的岗位锻炼自己,如果不经历一番艰辛、不挑战几次苦难,就难以燃旺生命的火炬。

困难或逆境,磨砺着我们的心志,也能帮助我们增长才干。无论在哪个岗位,尤其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唯不畏苦寒者,方可自得其芳。当中年还没沾上“油腻”,当年少还没开始“佛系”,强军路上,无须片刻耽搁,唯有阔步向前,才能书写出壮丽无悔的青春篇章。

“原谅我不愿意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这是影片《芳华》的最后一句旁白。对于一名军人来说,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离别的样子,就让军营,留住我们的芬芳年华!

(责任编辑:bzbslh)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