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电影太精彩 拍下来发朋友圈?
别再“屏摄” 小心被请出电影院
最近一段时期,《复仇者联盟4》和《何以为家》等影片备受关注,大家纷纷走进电影院观看。在大热氛围中,“屏摄”也频繁出现在了朋友圈中。可能许多市民对“屏摄”这个名词会觉得有些陌生,但这种行为你一定不会陌生,也许你身边经常有人做,或者说你自己就会经常“屏摄”。顾名思义,“屏摄”是指观众在观看电影时用手机或相机将屏幕上的影像进行拍照和录制。看个好电影,想推荐给朋友,或者在社交APP上发出小视频和图片进行“打卡”。殊不知,这是种不文明行为,甚至还会触犯法律。近日,记者来到市区几家电影院进行走访,发现“屏摄”行为屡见不鲜。
“屏摄”现象 屡见不鲜
近日,记者来到市区多家电影院观看了《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何以为家》、《海蒂和爷爷》等影片。在观影的过程中,发现 “屏摄”行为经常出现。电影开映前,坐在记者前排的两名观众是“漫威”的铁粉,从聊天中得知,这是他们第三次来观看《复仇者联盟4》。随后,在电影播放的过程中,每当出现精彩的情节,其中一个小伙子,就会掏出手机,开始拍摄小视频。
不仅如此,在观看另外几部电影时,“屏摄”现象也时常出现。有的人拍摄时,还会打开闪光灯,刺眼的光线惊动了附近的观众,让他们受到了惊吓,也影响了观影体验。
“一会儿看完我要把这个小视屏发到朋友圈分享。”一名观众在电影结束时说道。这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了不文明的行为。
多数市民 不知违规
市民姜先生是一名电影迷,只要上映了感兴趣的电影,他会立刻购买电影票到电影院观看。但关于“屏摄”的概念,他一无所知。他告诉记者,近日,他在观看电影《何以为家》时,拍摄了一张男主角“赞恩”笑脸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向好友们推荐这部电影。
“过了一会儿,我一个朋友过来和我私聊,让我删掉。并向我解释屏摄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经过科普后,姜先生也明白自己做了一件不文明的事情,于是,他赶紧将他的这条微信删除。
采访中,许多市民并不知道“屏摄”的不文明性。也有一些人会在观影时拿起手机对着大荧幕拍摄照片或者视频。一名反感“屏摄”的网友表示,该行为会严重影响周围观众的观影体验。“首先,手机屏幕亮就很刺眼,其次,有些人在屏摄时,手机不关静音,一些按键声和闪光灯会自动开启,这是最让人讨厌的情况。”
拒绝“屏摄” 更需自律
记者了解到,2017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十一条明确指出: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发现进行录音录像的,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其删除;对拒不听从的,有权要求其离场。
记者在市区几家电影院观影时,只在电影放映前出现几秒钟的“禁止盗摄”提醒,并没有多余的宣传公益片。针对频频出现的这种不文明行为,记者采访了市区一家电影院的负责人,她表示,目前,“屏摄”作为一种不文明行为,只能靠观众自律,在法律上没有具体的条文强制禁止,或者追究责任的方式。“我们的工作人员每间隔一段时间会到影厅内进行巡逻,一旦发现这种不文明行为,会及时提醒观众。”
该负责人说,当发现不文明行为时,观众可及时制止或者联系电影院工作人员进行制止。一些观众只是想拍摄画面,并不是为了传播,只是“打卡”自己看过了这部电影。她建议,这时可拍摄、收集电影票票根等,是标记看电影更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