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条的荆,芥菜的芥,它的名字里便透着村野的味道。
荆芥虽然村野,却有异香,与香菜、薄荷是姊妹。确切地说,它的模样更像薄荷,双叶相对而生,节节向上,边缘有齿,根须白而细小,凑近一闻,一股较浓郁的薄荷气息清凉扑鼻,让人顿感神清气爽。关于它的传说也是“邪之将至,参食可避之”。它有一个名字叫假苏。那么,真苏是什么呢?我至今也不明白。据说,常吃的人,能够年逾古稀而不落齿,故民间又称它为“稳齿菜”。
或许是因为乡野的名字,荆芥一般种植在田间地头空闲处。记得小时候,每年春天,母亲都会在屋后的一小片地上种上荆芥。一场春雨过后,荆芥就蓬勃地长起来了,绿油油的,薄而柔软的叶子很是诱人,在风中有流溢着薄荷般的清凉香气。即便没有种子也无所谓,到街上去买上几把带根的荆芥,将叶子吃了,把根和茎种在土里,不几天就会发出新叶。记得小时候,我不喜欢有味道的菜蔬,包括芫荽、芹菜甚至羊肉,荆芥下在锅里,味道浓郁,我和弟弟都不愿吃,后来母亲把它放进自己的碗里,说,吃荆芥长精人,那么好的东西不吃,真是傻。不知如今我是不是长精了,但喜欢上了它却是毋庸置疑的。
吃荆芥生熟皆可。生食常见的就有荆芥拌黄瓜、辣椒丝拌荆芥、凉拌荆芥等。在中原,夏天吃凉拌面时有三样调料少不了:黄瓜丝、蒜汁和荆芥。荆芥的加入都使黄瓜、辣椒有了更独特的味道,像有了灵魂似的。特别是在乡下,在园中采摘自己种的荆芥黄瓜西红柿,洗净荆芥的叶子,然后拍碎顶花带刺的嫩黄瓜,切好用井水洗过的西红柿,将它们拌在一起,再淋上喷香的芝麻酱,这般新鲜营养的美味,这般的田园诗意,谁会愿意拒绝呢?摘取它的嫩叶,洗净,然后用力挤压,再捏成细团,切碎,佐以姜蒜红椒,和以金黄的鸡蛋未,盛于盘中,异香扑鼻,其味道有别于各种珍馐佳肴。荆芥也适宜清炒。清炒荆芥和炒菠菜、油菜一样,旺火热油,急速翻炒成菜。更多的是做汤。西红柿鸡蛋汤快煮好的时候,一把嫩生生的荆芥丢进去,然后马上起锅,汤色青绿,味道芳香,嫩嫩的荆芥吃在嘴里,满嘴清香流溢。更特别的是做汤面,只放咸盐,滴点香油,出锅时放上荆芥,原汁原味,鲜美无比。一股独特浓郁的面条香味让人馋涎欲滴,胃口大开。记忆中,这样没有一点荤腥的面条,每次都能让我吃上一大碗。
春夏季,新鲜蔬菜丰盛,手巧的人便选好水灵灵鲜嫩嫩的荆芥,只取其叶片,然后和面粉鸡蛋混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水,搅到成为稀稀的面汁煎制成面托。记得小时候,母亲先在平底的煎锅里淋上一层薄薄的油,然后用勺子把搅好的面汁均匀地浇入锅中,再用锅铲将它们按着锅的形状抹平,瞬间香味就随着荆芥面托的成型而四溢开来。荆芥面托柔软清香,风味独特,是夏季的时令佳品,比笋瓜面托、西葫芦面托、冬瓜面托、黄瓜面托、榆钱面托、槐花面托乃至野菜面托都有特色。幼小的我常常拿上碟子,站在母亲的旁边,眼巴巴地盼着那金黄的面托快点出锅……
中原一带很早就有食用荆芥的习惯。家乡人不但喜欢食用荆芥,还爱用荆芥打比喻,说某人见过大世面,则会说“这人可以,吃过大盘荆芥”,我至今奇怪。在我看来,荆芥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很便宜,吃大盘荆芥实在不是一件稀罕事。那么,这样说是因为它与众不同的味道吗?
这个阳光日渐明亮的季节,那土得掉渣的植物的异香,不啻于一剂永恒的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