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成了父亲的校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周日,6月16日,父亲节。朋友圈中,几乎被关于父亲节的内容刷屏。

关于父亲节,对我而言,内心不想触碰这些字眼,毕竟父亲离开这世界已经十一年了。这些年,身边人对我的印象是硬汉,说得好听一些,勉强算得上坚强。但没有人知道,失去父亲以后,我内心的痛苦与无助,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回忆着父亲的点点滴滴,陪伴我的只有不由自主滑落的眼泪。

说起来惭愧,工作以来,我一直和文字打交道,却没有写过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这不是因为懒惰,而是生怕写不好。

父亲节那天也恰巧是安徽中考的最后一天,坐在办公室值班时,想起那年中考失利后,父亲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便鼓起勇气写点文字,以示缅怀,也为纪念那曾经的青春年少。

20年前,也就是1999年,那时候的中考还是估分填报志愿。参加完考试后不久,便要根据自己估分情况填报志愿,当时对于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亳州一中是最好的学校,当然分数也是最高的,每年农村中学根本考不上几个,很多学校考上的数字为0。估分后,我没敢填报亳州一中,而是选择了其他学校。

等待录取的时间尽管只有十几天,却显得特别漫长,那个暑假我过得也很忐忑。结果出来了,我考上了那个大家认为还不错的学校,但是属于高价生,也就是说需要缴纳高价费,相对于平价生而言,好像是要在第一学期多缴七八千块钱, 之后的学费和平价生一样。

在20年前,七八千块钱是一笔不小的钱。看到这个结果,父亲力劝我去读,并鼓励我说,钱的问题他来想办法,让我安心学习就行了。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选择了复读,听到我说复读,父亲沉默了许久,最终同意我再来一年。

没过几天,父亲提出要带我到城里玩一玩,我当时非常高兴,毕竟在那时进一趟城,机会也很难得。

一番游玩过后,父亲带我到了亳州一中。这里是他的母校,他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这里度过,也是他一生的骄傲。

父亲教育我和哥哥、姐姐时经常说,当年他在六个县仅招一百多人的情况下,从偏远的城父蒋曹考到一中,克服各种困难在这里读书,希望我们也能好好念书。

参观了亳州一中之后,我们走到了学校大门口,父亲笑着对我说:“要是你能考上一中,那咱爷俩儿就是校友了。”听到父亲的话,我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走着。

我知道,这句话可能是父亲对我的期望,也可能是父亲随口一说,但对我来说,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一年后,再度中考,我的考场恰巧在亳州一中,当时亳州下着暴雨,我穿着拖鞋蹚着水去参加考试。

这一次,我拿到了亳州一中的录取通知书(平价)。

获悉这个结果后,我看到了父亲脸上的喜悦,我也调皮地对他说:“爸,我们是校友了。”

时至今日,我一直觉得,这是我做的令父亲最欣慰的一件事,没有之一。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