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夜观天象”——闲话中国传统天文常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我们平时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往往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我们语文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古诗文当中都有天文知识,比如说: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唐雎不辱使命》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道难》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滕王阁序》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经·七月》

如果我们不对中国古代的天文知识有所了解,就很难明白这些诗文。这些知识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其实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些还沿用至今。

我们先说“宇宙”,高诱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用现在的话说,“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在宇宙中,有无数的行星和恒星,古人最早注意到日、月和太白(金)、岁星(木)、辰星(水)、荧惑(火)、镇星(土),认为它们的运行会影响到国家政权,并把它们合起来称为“七政”或者“七曜”。英语中所说的星期,就跟他们有关,星期日就是太阳日Sunday。古人为了更好地观察和描述它们,选了若干恒星作参照物,把它们连在一起,总结了“四象”二十八星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古人认为天上的这二十八宿对应着地上的区域,并赋予它们昭示吉凶祸福的功能,认为某一自然现象跟某些社会现象甚至是朝代更迭有关,比如“彗星袭月”就被认为是即将发生大灾难的征兆。《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中有:“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懿惊喜曰:“孔明死矣!”我们读到这里可能会感觉很神奇,也会有一些疑惑——司马懿抬头看看天,他怎么就知道诸葛亮已经去世了呢?古人观念中的天上星宿和地理区域对应关系如下:

李白在《蜀道难》里面说:“扪参历井仰胁息”,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来,参宿对应的是益州,井宿对应的是雍州,蜀道位于益州和雍州之间,伸手能够摸到天上星辰,就是极言其高险。我们亳州,在历史上所对应的星宿是房、心,因为我们处于“豫州之域”。

也正是由于这种对应关系,古人十分重视对天象的观测,这又被视为一种窥探天机的行为,在民间是被绝对禁止的,只有官方才可以。当然,至于天象和人事有无这种神秘的关联性,很难说清楚,可能会被未来科学证实,也可能被未来科学证伪,作为传统文化我们所继承的,是一种可能。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